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艳慧名师工作室
王艳慧名师工作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81
  • 关注人气: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加几》教学设计第二实验小学乔荣林

(2018-12-07 08:07:30)

9加几》教学设计

第二实验小学                      乔荣林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899020以内的进位加法例19加几》。

二、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多种计算方法,在获得良好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感受“凑整”思想的快捷性,从而学会用凑整的方法观察、思考、计算。能熟练、准确地口算9加几的算式。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多种计算方法,在获得良好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感受“凑整”思想的快捷性,能熟练、准确地口算9加几的算式。

2、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四、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小棒。

2、学具:小棒、花片。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由乔老师和大家一起上一节数学课。早就听说我们班的同学可聪明了,你们愿意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吗?这节课我们就比比看,谁听讲最认真,回答问题声音最响亮。好不好?现在我们准备上课,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

同学们,寒冷的冬天已经到了,大家一定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现在我们学校的同学们正在积极准备冬季运动会,你们想不想去参观一下。不过有一个要求,就是要闯关成功才能获得参观的入场券,你们有没有信心?

第一关:分与合:

《9加几》教学设计第二实验小学乔荣林 《9加几》教学设计第二实验小学乔荣林                              9

《9加几》教学设计第二实验小学乔荣林 《9加几》教学设计第二实验小学乔荣林 《9加几》教学设计第二实验小学乔荣林 《9加几》教学设计第二实验小学乔荣林                                 8

《9加几》教学设计第二实验小学乔荣林 《9加几》教学设计第二实验小学乔荣林 《9加几》教学设计第二实验小学乔荣林 《9加几》教学设计第二实验小学乔荣林                                        1

第二关:开火车:

2+8=  ),8-6=  ),10+5=  ),6+3=  ),10-8= ,11+6= ,13-10= ,7+3+5= ,6+4+9=  )你们怎么算得这么快?

【设计意图:复习分与合、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目的是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好充分的铺垫。】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棒,不仅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而且还能在计算中发现规律,恭喜你们顺利过关,拿到了入场券,那咱们出发吧!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课件出示课本88页的全景图。)

师:看,操场上多热闹!仔细观察一下,同学们都在干什么?(生:有啦啦队表演、跑步的、跳绳的)(还有啦啦队员在给同学们打气、助威呢!)

师:你最喜欢哪项活动?这幅主题图里蕴含的数学知识可多啦,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用到呢。

师:同学们训练是非常辛苦的,所以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们正在给大家准备酸奶呢,仔细看一看,从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盒子里面有9盒酸奶,盒子外面有4盒酸奶)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课件)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板书9+4

 2、体现算法多样化

师:9+4得多少?你会算吗?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注意找出不同的方法。)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随机,注意生成性问题,有数的为什么不举手?从而进入下一环节体会算法优化。)

(生1:盒子里有9盒,我再接着数10111213,就得到9+4=13了。生2:我是从外面的4盒酸奶里拿出1盒和9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3盒就是13盒了。)

师:他说的你懂了吗?下面老师再说一遍,你要认真听。他是这样想的,盒子里有9盒酸奶,外面有4盒酸奶。从外面的4盒里拿出1盒放到里面,盒子里就变成了10盒。外面拿走一盒还剩3盒,里面的10盒和外面的3盒加起来就是13盒,所以9+4=13。这种计算的方法在数学上我们叫做“凑十法”。把谁凑成10?怎么凑成的十?你会了吗?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在这一步中如何计算94,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逐渐形成对数学方法的认识,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3、突出教学凑十法

师:下面我们用圆片代替酸奶摆一摆。听清要求和老师一起做。拿出我们准备的圆片,先在左面摆出9个圆片,然后在右面摆出4个圆片,要算9+4等于几,用凑十法接下来该怎样做?自己动手摆一摆。(摆完的同学可以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谁到前面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样摆的?(生边摆边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摆圆片的方式,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夯实了算理。】

师:谁的摆法和他的一样请举手。真好,放下手。请同学们把圆片收起来放到一边。刚才同学们在用凑十法计算9+4时,都是先考虑把9凑成109和几凑成10?所以把4就分成13,19凑成1010再加3就是13。(教师边说边板演)现在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计算9+4的过程。(指3-4名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9+4许多学生学前已会计算,但大多数是记忆型,今天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是怎么算出来的,即弄清算理,所以此环节注重让学生通过语言叙述,把具体的操作过程和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起来,让学生借助操作在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理解和掌握 “凑十法”,也为学生脱离实物通过思考算出得数奠定基础。】

师:(揭示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9加几。(板书课题)

(三)分层练习,应用新知。

1、课本89页做一做第一题:

师:你会了吗?好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89页,我们先看做一做第一题:摆一摆,算一算。第一幅小棒图,同学们自己先照样子摆一摆,然后想一想怎样计算,把下面的空格填完整。(学生摆小棒,思考计算方法,教师巡视,指名说一说,集体订正。)

师:第二幅是花片,请把小棒放到一边,拿出圆片,照样子摆一摆,再完成填空。

2、课本89页做一做第二题:

师:下面我们看第2题,同学们自己先算一算,填一填。(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课本89页做一做第三题:

师:第三题,同学们自己算一算,填一填。(指名汇报,集体订正。)仔细观察这些题,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四)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9加几)你有哪些收获?

生交流9加几的计算方法。

师:凑十法非常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经常用到。这节课我们就先学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9 加 几

13

《9加几》教学设计第二实验小学乔荣林

3

 

《9加几》教学设计第二实验小学乔荣林 《9加几》教学设计第二实验小学乔荣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