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80后五年制小学语文诗歌欣赏:第六册

标签:
怀旧流金岁月原创 |
分类: 怀旧经典 |
在诗歌的数量上,编者在第六册和在第五册中编排的诗歌数量都差不多,不过在诗的体裁选取上,第五册五言和七言各参半,第六册偏重于七言,可见,人长大了点不能白长啊,得多看点字啊。
http://s14/mw690/003yevF5gy6LwOGTSup5d&690
先来怀念怀念第5课的两首古诗:
《春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小学三年级开学时恰逢春回人间的季节,最令人惬意的选诗编排,就是整个小学五年的诗歌编排都是尽量符合实际的季节轮回,这样让懵懂的我们能亲身感受到春、夏、秋、冬的不同情景,切身体会才是最棒的老师。
说实话,虽然我们那时候可以在老师的要求下,背诵出这两首诗,但那仅仅只是背诵而已,真正发现它们的美则是二十年后的今天。现在的我,对儿时朗诵诗歌的怀念,怀念的是一种感觉,怀念春风在我幼小的心灵上轻轻拂过的那种触碰和灵动……
都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当然,大体不差,但我要说的是,虽然满人在不断阉割汉人的文化以利于他们的统治,但华夏文明发展几千年,到了清代,文学造诣已臻巅峰,就算是小说,里面的诗词歌赋也是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就拿《红楼梦》来讲,我就特别喜欢里面的诗词甚过小说本身的故事情节。《春居》正是清代诗人高鼎之作,诗人居住在村庄里,在春光明媚的情境中,描绘了一幅祥和、天真、纯净的美丽图画,这种美,不需要千言万语,只需点到为止,“二月”“草长”“莺飞”、“拂堤”的“杨柳”、令人陶醉的 “春烟”,“儿童”们忙趁着“东风放纸鸢”,其乐融融如斯,这不就是人间天上吗?尤其这个“忙”字显露出儿童对“东风”的珍惜,而这个”忙“不更反映出人们对美好春光的珍惜和挽留吗?不更加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吗?
说实话,我最自豪的就是,《春居》中描绘的所有景象在我的童年里我都亲身经历过、体验过,那时候只知道玩,然而,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幸福无比、千金难买啊~
《大林寺桃花》的作者正是前面讲到的《草》的作者白居易,一位才华横溢的杰出诗人,这首诗的绝妙之处在于一个“转”字。我们先看看诗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点明了四月份人间春华消逝,然而,寺中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言外之意是什么?不就是告诉人们,大林寺这里并非人间可比,而是仙境呐!妙吧?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两句正是诗人对这种人间与仙境的感叹,本来一直为春天逝去无处寻觅而伤怀,原来却不知春天“转”入寺中来了,而那一片片盛开的桃花就是见证,诗人由此释怀,这恰恰反映了诗人的一种豁达的人生观,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味,这正是“转”字的点睛之笔。
好了,感概之余,继续欣赏下面两首古诗吧,它们被安排在第35课: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先说明一下,我并非专门作诗评而来,如果读者朋友看到我前面的五册怀旧赏析就应该知道,我是个地地道道的的诗歌业余爱好者,水平极其有限,作不得诗评,仅为一丝留恋而来。
《所见》诗出“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袁牧。从诗的内容判断,这首诗和下面的《小池》差不多是初夏到盛夏这段时节,难怪编者排在第35课,也不差不多要放暑假了。《所见》这首五言古诗描绘的主要不是风景,而是一种童真,小孩子本来骑着黄牛非常逍遥自在,歌声都把林荫道旁的树木都振动了,当听到知了的叫声时,下意识中想去捕捉,于是非常认真地停下歌唱,屏住呼吸,凝视树头的知了,这幅景象原来如此的熟悉,不是吗?一幅写意画展示了纯朴和天真,非常贴切。
《小池》出自南宋大诗人杨万里之手,这首诗清新自然、秀丽多姿,比起雄浑的险山飞瀑,这首诗更显慧巧如练,洁白无暇,怡人心扉。“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泉眼很小、无声,而且对每一滴泉水都是非常珍惜、小心翼翼地流将出来,小池岸上的树喜爱初夏的阳光,并把树阴照在水里,似乎在照着镜子。读完这两句诗,我宛然看到一位娇羞的少女侧身坐在镜台前面,纤纤玉手轻捋秀发,捏着梳子,慢慢地梳理着千丝万缕的愁绪,对着镜子,抿一抿口红,似有千言万语却又无人说——好吧,我承认我小时候没有过这种想象~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相信这两句诗已经非常地深入人心了吧。好像一幅立体画,又像一首对生命的赞歌,蓬勃生机却又宁静自然,艺术之感跃然,无需更多言语,只有无限的想象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好诗真如一捧甘泉,滋润人的心田,沁人心扉,那种甘甜和清凉,久久难以消去~
好了,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现代诗吧——《瀑布》:
http://s12/mw690/003yevF5gy6LwOIbGSn7b&690
这首现代诗是由叶圣陶所作,整篇诗歌充满对瀑布的赞美,时至今日,那种饱含深情的赞美之词还有多少人能够喊出来?低头看着手机,手指不停地忙碌着,身边的“瀑布”与你擦肩而过的时候,不再会指望你深情地赞美她,哪怕请你抬头看她一眼,也许,她就已经满足了……
伟大的瀑布,伟大的叶圣陶,你们让我重拾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