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7、杭州西湖林徽因碑解说

(2017-02-09 21:26:02)
标签:

故事

景色

历史

旅游

情感

分类: 100道风景读懂江南
一个女子能否拥有美丽的同时拥有智慧?她的出现使这个问题有了清晰的答案。
西子姑娘林徽因出生在杭州,且在这个城市生活了五年,她身上有种特殊的文人气质,和西湖的美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西湖以特殊的方式纪念这位风华绝代的杭州才女。呵呵,一个人美胸大坐等享受被爱的宠儿,多少女人感慨:没有她这样的命啊。
林徽因的一生充满了神奇的色彩,祖父是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父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叔叔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高贵的血统,带给她的是优雅的容颜;江南的山水的滋养,西方文明的熏陶,使她不仅充满东方美人的神韵,而且渗透了西方仕女玉洁的气质。大半个世纪的流逝并没能掩盖她的名字--林徽因,号称民国最美的女神,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学家。
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她是三段爱情故事的女主角,也是被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女王:一个是与徐志摩共同出演的青春感伤片,浪漫诗人对她痴狂,并开中国现代离婚之先河;一个是和梁思成这个名字并置在一起的婚恋正剧,建筑学家丈夫视她为不可或缺的事业伴侣和灵感的源泉;另外,还是一个悲情故事的女主角,她中途退场,逻辑学家金岳霖因她不婚,用大半生的时间“逐林而居”,将单恋与怀念持续终生。
我们来说说这段故事。1921年,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而林徽因却只是个穿着白衣、容貌纤细的十六岁少女。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开始,她就成为诗人心里永恒的素材,寄托的梦想,一个被诗人无数次理想诗化的女子,一个脱离了现实只存在梦幻之中的女子。徐志摩单恋上她,为她写作无数动人心弦的情诗,甘做她裙边的一株杂草。林徽因也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两人在这之后也都是以书信来往。不可思议的是,徐志摩后来回忆道,他在二十四岁以前,与诗“完全没有相干”,是与林徽因的相遇,激发了他的新诗创作。不过后来林徽因嫁给了梁思成,一不小心,徐志摩成了第三者。o(︶︿︶)o 唉,这段诗人浪漫的情感,后因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而告终。
之后,林徽因同意了父亲为她定的一桩婚事,嫁给著名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游学欧美主攻建筑设计。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修成正果。林徽因和梁思成的一段对话,是爱情中永恒的台词,体现林徽因的知性与韵味儿~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回答道:“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不过,这一桩家长安排的门当户对的婚姻并非完美无瑕。据林徽因之弟林宣的说法:“梁思成、林徽因结婚以后,家庭生活充满矛盾。……从性格上讲两个人很合不来……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一起处处让着林徽因,经常沉默。林徽因对此很反感。”难怪!林徽因去世后,梁再婚时感叹道,“原来婚姻也可以这么悠闲!”
徐志摩在1931年底去世,次年,哲学家金岳霖闯进了林徽因与梁思成的感情生活。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後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终生未娶,一直恋着林徽因。当梁林夫妇住在北京总布胡同的时候,金岳霖就住在后院,但另有旁门出入,平时走动得很勤快,就像一家人。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职业虽是搞哲学,但生性浪漫,文艺青年气质浓郁,与徐志摩属于同一类型。林徽因与之擦出火花,并不奇怪。终于,金岳霖和林徽因有了一腿“试婚”,这段情感最后以金岳霖的退出而告结束...
这三个人的故事至少从林徽因这个角度来说是很完美的,可谓与《红楼梦》有得一比。呵呵,因为,其一,梁思成对林徽因的爱不如金和徐对林那么深,从而造成故事的悲剧性。徐志摩之追求林徽因,路人皆知,不在多说。金岳霖则为林徽因终身未娶,也有定论。金岳霖催人泪下之插曲为: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其二,梁思成才气不够。徐志摩早死,林徽因也病体在身,而梁思成总得加把劲,留下点万古留芳的东西吧。可是他留下的东西都达不到那个高度。他自己是力不从心的。其三呢,林徽因是个悲剧主角。她不是不爱徐志摩,这可以从她给徐志摩的分手信中清楚地看到。她当时和梁思成只有门当户对的婚约,并无感情,但是她退却了,因为她怕对张幼仪造成伤害,因为怕随之而来的社会舆论,当然也碍于和梁思成的婚约。其四,梁思成又不是可有可无的人物,而是一个描写的极为真切的人物。这个人人格又极其伟大,一辈子也让林唱主角。徐坠机而死,他和金开车从北京到济南。金总是住在他家房头一壁之隔,他也能容忍。把徐坠机的一块碎块拿回来,林一直把它挂在床头,他也能容忍,甚至也愿意让位给金......
民国才女林徽因,留给后世最大的文化贡献,莫过于用她那扑朔迷离的感情生活,具体形象阐释了何谓“爱情”。
在这颗百年樟树旁,很有特色的纪念碑上人物像的周围,布满了镂空的文字,这些文字很能体现林徽因既是建筑家又是诗人的特色:
在光影怡怡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露所赐予的层层生动的色彩,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
旁边有一注解:林徽因,1904~1955,出生于杭州,女建筑家,诗人,在中国古建筑研究,清华大学建筑系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及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中有重要贡献。
此碑的建立,让林徽因“魂归故里”,杭州也多了一处人文景观。
(苏杭/文,版权所有,用于商业目的必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