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篇打幡儿民俗
(2020-04-18 13:13:21)
标签:
民俗 |
打幡儿民俗
打幡儿是农村丧葬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打幡儿的幡就是送葬中为死者招魂的旗帜,又叫引魂幡。传说中人死后灵魂与肉体分离,灵魂在熟悉的地方游荡,即常说的阴魂不散。用引魂幡招领灵魂跟随肉体到坟墓安葬。
引魂幡招魂始于周朝,开始为木,后演变为帛,清时《吾学录初编》:魂幡左书生年月日时,右书卒年月日时,中书死者名号年岁。
唐县西雹水村殡葬民俗中要求死者长子为其打幡儿,如长子已早逝,则由长子之长子打幡儿。这就是为什么说“长兄如父。老嫂比母”的缘故。
出殡开始,打幡儿者持幡儿,将插有打狗棒的碗拿到大门前灵柩爬跪,起灵时,打幡儿者将碗砸碎,叫“摔贤”。打幡儿者持幡儿走在最前面,引领整个送葬队伍至墓地,下葬后将幡儿插于坟中逝者头的方向。
打幡儿这一民俗显示出了长子在家庭成员中的核心地位,反映出了根深蒂固的养儿防备老的传统观念。
前一篇:第1299篇吊灯笼和布画民俗
后一篇:第1301篇认干亲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