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2019-01-25 11:52:06)
分类: 教学理论

《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西安市高陵区鹿苑田家小学 聂君莉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和阅读后的理解、分析、概括、联想、鉴赏和评判等能力,是指在长期的读书实践中活动逐步培养起来的,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经,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我大学区对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始把课外阅读纳入了校本教研的范畴,初步建立起了课外阅读的实践平台。为了提高小学生阅读的质量和效率,我提出《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选题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去理解、鉴赏更多的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为了深化课程改革,确实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选定了这样的课题。旨在通过课内外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通过课内外的阅读教学教会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不仅对扩大学生知识、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读写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对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促进志向的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2、苏霍姆林斯基有关阅读的论述。

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就取决于他会不会有效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否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否阅读。因此,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还提出了阅读跟学习紧密联系的主张,认为阅读给学习创造“智力背景”,认为课外阅读“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

3、心理学观点 。

心理学家认为小学生的心灵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向质变的发展过程。而大量阅读、语言的积累则是促进质变的有效渠道。因为大量阅读扩大了信息的输入和积累,这些信息的广泛性、层次性和新颖性,促进学生人格与才华向高层次发展。再者,根据人的发展关键期论点,十三岁以前,也就是小学阶段是人的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因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应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让学生多读多记,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丰富词汇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准备。

4、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说是一条古老的心理学定律,即平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课内阅读学到的基本方法运用到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是课题开展的又一理论依据。

5、最优化教学理论。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这一理论本质上是关于教学资源与教学产出关系的理论,他所研究的是如何追求教学的最高效率和效益,在质和量两方面追求教学的最优效果。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分析出小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

2、通过课内外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通过课内外的阅读教学教会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

3、研究如何能根据基础课程需要,正确选择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4、探究阅读方法。内容与学生语言积累的内在联系,探索针对不同阅读材料和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有效语言积累指导的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立足于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与方法。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阅读的内容,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展于课余,从以下途径进行实践: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探索有效阅读途径

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阅读的基础,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和学习的情趣,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我激发学生的兴趣成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1、推荐适合的、学生喜欢的读物。

2、阅读的形式多样化。比如: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美文诵读、古诗文欣赏、故事会、朗诵会等。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有效阅读方法

1、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

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的习惯。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习惯。

4、培养阅读时圈画批注的方法。

5、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心得的习惯。

(三)为学生搭建平台,倡导课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

1、学校或班级开展阅读比赛,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2、学校开展阅读教学比赛,我积极参加,提高自己阅读教学的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阅读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阅读教学效益为核心,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重点,探索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文献研究法。文献法就是收集有关文献资料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实施材料。

2、调查法。通过调查,深入课堂教学,弄清当前课堂教学现状,从中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为探索和改进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提供相关的依据,以便有针对性的研究。

3、经验总结法。根据总的课题研究方案和阶段性方案,注重问题分析的真实性,及时做好阶段性总结分析,确保研究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6月——2015年9月)

本阶段确立课题,组建课题研究组,进行研究人员的学习,建立课题的实验设想;撰写研究方案。并指导课题组成员搜集资料,了解国内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已有的情况)。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5年9月——2016年4月)

确立课题,全面开展课题研究,组织课题组成员培训会,提出组织、管理、科研的具体任务。定期举行专题研讨会研究课汇报活动。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作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作好阶段性总结,并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与发展,作出相应的研究调整与改进,在教学实践中,课题组的成员,积极撰写教学反思,记下那精彩的瞬间,在反思中思考,在反思中感悟,在反思中改进,在反思中提升。力求圆满完成研究任务。

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16年4月-2016年7月)

进行成果推广并撰写研究报告。将初步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考查和论证,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较为完善、具有实效性的指导经验,初步掌握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同时我们将在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在学区内进行推广。

八、课题研究成果

1、通过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激发兴趣开始。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是离不开课内的指导的,我开展了评比与展示阅读笔记;展评手抄报;讲评优秀作文;讲故事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因为自己丰富的知识,学生积极地参与,出色的表现,带来了他人的赞许,由此就产生了主动阅读的动力。

2、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实现了阅读资源共享。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让学生与书为友,和书作伴,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我们各班积极创建图书角,资源共享。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可以到图书角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小小图书角,开辟出学生阅读大世界,保证了学生有书读,多读书、读好书。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而且充实了文化底蕴,从而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快乐地学习。

3、课内课外有效链接,拓展了学生阅读空间。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语文教学要扩大课外阅读量,拓展语言实践范围,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课前我们注重预习,利用各种渠道广泛搜集资料。根据课文的特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灵活运用预习方法,通过搜集资料,增加知识储备,为课堂教学作好铺垫。课后以单元课文编排主题为核心,展开课内和课外的链接阅读;指导学生到学校的图书室借阅课外读物,这样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增长了阅历。

4、通过营造足够的自主阅读空间,学生掌握了多种阅读方法

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运用多种形式去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不断加深理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产生了良好的阅读效果。在学生读完之后 ,他们的收获很大,他们的情感又能在阅读小组中与同龄人交流,他们的自我学习价值得以体现,反过来又促进了他们的再次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整体有了较大的提高,掌握了许多自主阅读的方法:选读法、精读法、速读法、摘录批注法、“查、定、找、释、分、结、疑”七步阅读法。

只有掌握了阅读方法,才能实现自主阅读的目标。

5、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读”与“写”是两个重要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学既要加强学生阅读的指导,又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阅读是理解,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表达,又得益于阅读,两者密不可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我们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

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在读书过程中随读随记,不仅记下文章主要内容,摘录其中的好词好句,还要写下读后感。这样不但使学生真正将一本书读懂读透,还为写作积累素材。一学年下来,学生积累了许多素材,为写作打下了基础。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设想

1、由于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和广泛性,所以,不能强行对每一位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统一内容,个体的独特性,使得对课题的研究与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何更有效深入开展,是我们研究小组必需加以解决的研究性课题。

2、进一步构建更有效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3、将学生的阅读兴趣继续提高,并将阅读需要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永久地保留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