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评课
(2020-10-27 21:33:16)《折线统计图》评课
撰写人:齐羿
课堂回顾:
教师首先创建机器人大赛的情境,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接着出示统计表复习了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接着让学生上台在条形统计图上用手指划出变动趋势,动态展示了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非常精妙!
在折线统计图的深入认识环节,教师先影藏长条,问没有长条能知道数据吗?接着隐藏数据,问没有数据还能知道吗?再这一递进中让学生自然地发现了点的存在意义,学生根据点所在的横纵轴读出数据,整个过程由学生自主发掘。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点能告诉我们数据,那线呢?图呢?层次清晰明了,目的性强。
接下来应用环节也是精彩纷呈。新知环节引导了学生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学生对两者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在巩固环节教师然后给出情境,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当学生选择用折线统计图之后,再让学生画,并总结画法,最后对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从选择到绘制到分析,也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最后展示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加深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熟悉感,并出示两张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判断哪张是兔子的哪张是乌龟的,完成了知识的拓展。出示了其他类型的统计图,鼓励学生课后拓展,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
亮点:
1.层次清晰明了,每个环节目的明确。让学生分析从点、线、面上能知道什么,层层递进,形成了对折线统计图的完整认识。
重视学生的体验式学习。用手指画出趋势就变成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直观感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从而为后续探究折线统计图上的点、线、图打下基础。
2.重视对比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了几次对比,每一次都起到了突破难点的作用。如隐藏长条、数据,对比感知,还有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深入发掘两者的特点。
建议:
用希沃白板或者excle直接绘制生成统计图更直观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