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自制米尺更有趣(方琴)

(2020-09-03 19:33:48)
标签:

教育

分类: 转载

【二年级】如何自制米尺更有趣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西校区  方琴

原创 何婷 小学数学教师 84

 

在自制米尺的过程中,怎么做能更有趣地探索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丰富对厘米和米实际长短的体验?可以安排以下教学活动。
想象制作
1.
选一选
教师出示材料。
1
厘米:小立方体、图钉、订书钉; 10厘米:小棒、纸带、长橡皮; 20厘米:木条、布条、尼龙织带。
讨论哪种材料更适合制作米尺,并尝试说一说制作方法,总结出把同样的材料一个一个连接起来的方法。
2.
比一比
对比不同的制作方案。
先分析选用1厘米材料的方案,按1厘米、2厘米、3厘米……的顺序一个一个地数,一直数到100厘米才能完成。再分析用10厘米材料的制作过程,用加法进行不断地累加,数10厘米、20厘米……100厘米,数完后发现1米里有1010厘米。最后得出结论,只要这样的520厘米的布条就能做成一把米尺,体会米尺的制作过程实际就是把相同的单位长度材料累加的过程。
实际制作
1.
想一想
出示米尺,仔细观察米尺上有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米尺上有刻度线,一般以0刻度线为起点,有0100 这些数,从0100 之间的距离是100厘米,100厘米是1米,长度单位用cm表示。
2.
做一做
使用以下材料:长1米、宽3厘米的浅色仿尼龙织带、10 厘米和20 厘米的学生尺、马克笔,四人小组合作自制软米尺。
尝试拼接,确定单位长度后,选取相同规格的厘米尺拼接在尼龙织带上,重新标上刻度和数字。
交流作品,比较自制的米尺有什么不同。学生对比后发现,虽然刻度上标记数字的方法不同,但它们每一格的单位都相同,都是厘米。有些小组将终点直接标为1,表示1米,有些小组将终点标为100,表示100厘米,100厘米=1米。
使用自制米尺测量课桌、黑板、空调四边的长度和一周的长度,获得长度与单位长度累加关系的直接经验。
从想象制作米尺到实际制作米尺,从直接使用成品米尺测量到自己创造米尺测量,学生对于厘米和米之间关系的理解更为深刻,对长度单位量感的形成有较大帮助。

 


(内容选自《小学数学教师》2020年第7,8教师进修栏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