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搭石教学设计
(2018-12-21 09:51:39)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21、搭石
课 |
21、搭石 |
课 时 |
第二课时 |
备课人 |
高宁利 |
||
导学目标 |
2、品读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
||||||
导 重 难 点 |
重点 |
|
|||||
难点 |
|
||||||
导学准备 |
课件、学单 |
||||||
导学过程 |
|||||||
环节 |
学程预设 |
导学策略 |
|||||
自 主 学 习 |
1、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2、说说什么是搭石? 3、课文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写一写: 我记录下预习时的疑惑: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 ——罗丹 |
1、出示情景图,激情导入。 联系课文,说说什么是搭石? 3、把握学情: (1)(找中心句)课文中有一句直接描写搭石很美得句子: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梳理学生疑惑。 |
|||||
合 作 探 究 |
默读课文2-4自然段,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美?
|
1、学法指导: 自主阅读——画出课文中优美的句段——想象画面,抓重点词体会撘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小组内交流。 2、深入小组指导交流。(看得见的美,看不见的美) |
|||||
展
示
交
流 |
(1)有感情地读句子。
2、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有感情地朗读。
4、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代表读句段。 小小的搭石,演绎着人间的真情,我能试着写一写:
假如遇到
,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如果遇到
|
1、点拨:一行人“走”石图。 (1)引导学生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体会“走石图”的美。(板书:和谐) (2)补充作者的生活体验,情境引读。读出诗的韵味。 (3)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 点拨: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就要把我们的情感浓缩在重点词上。 (2)多么可亲可敬的老人,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来感谢他们。 (3)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善良)的风景。 3、 点拨:两人面对面走搭石 (1)“俩”的读音。 (2)请男同学一同来感受这份美。 (3)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谦让)的风景。
4、点拨: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 (1)哪些词特别能打动你,说说你的体会。 (2)激发想象,情境中加深学生对“理所当然”的理解,感受其中包含着爱老敬老的美好情感。 (3)朗读感受美。 5、你觉得搭石还是普通的的搭石吗?是什么?(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 |
|||||
达 标 检 测 |
我要把从生活中发现的美,记录在“亮眼睛”卡片上。(一句话)
美就在身边, |
1、在作者笔下,平凡之中却显现出不平凡的美。请同学们在身边发现美,表达美。 2、总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
作 业 |
选择你所说的句子,将它作为开头第一句,然后围绕它写一段话。(选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