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教学设计
(2020-07-05 11:17:56)
标签:
教学设计 |
分类: 2019小课题 |
《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掌握了周长与面积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问题探索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关系,发现规律,并将这个规律迁移到运算中,灵活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探究、思考等数学活动中,体会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关系,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并能根据这一规律举一反三,体会两个数的和一定,两个数越接近,积越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积累数学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渗透数形结合、迁移转化的思想,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在观察、探究、思考等数学活动中,体会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关系,能够在图形中发现并理解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根据这一规律举一反三,拓展思维,在解决数学问题中体会“两个数的和一定,两个数越接近,积越大”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观察这个图形,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又能知道什么?
2.复习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
利用课件演示和教师的肢体动作对周长和面积进行区分:周长和面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周长指的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面积指的是封闭图形的大小。
明确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都和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系,前者是求和,后者是求积,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埋下伏笔。(长+宽的和一定,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两个数的和一定,两个数越接近,积越大)
3.应用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观察探究,激发思维。
1.
王爷爷想用16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菜地,可以怎么围?(长和宽都是整数)
(1)明确“16米长的篱笆”指的是这个长方形的菜地的周长。
(2)从问题入手“可以怎么围”是要确定这个长方形菜地的长与宽(手势)
(3)根据周长是16米不能确定长与宽分别是多少,但可以确定长+宽=8米。
(4)完成表格,发现规律。
通过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引导得出:周长一定,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也就是长+宽的和一定,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周长 =(
长/米 |
7 |
6 |
5 |
4 |
宽/米 |
1 |
2 |
3 |
4 |
面积/平方米 |
7 |
12 |
15 |
16 |
2.
(1)出示两道题,观察这道题和刚才那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用一根长20米的彩带装饰长方形图版,这个长方形图版的面积有多大?(长和宽都是整数)
周长 =(
长/米 |
|
|
|
|
|
宽/米 |
|
|
|
|
|
面积/平方米 |
|
|
|
|
|
我发现
用长18米的铁丝围长方形,你能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长和宽都是整数)
周长 =(
长/米 |
|
|
|
|
宽/米 |
|
|
|
|
面积/平方米 |
|
|
|
|
我发现
(2)同桌合作,完成学习单并汇报。(分组完成:一二组第一题,三四组第二题)
周长=
(3)整体观察三个表格,这些长方形的长、宽、面积的变化和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一样吗?从而验证规律。
(4)根据“周长一定,正方形的面积最大”这一规律,在“周长是18米”的长方形题目中渗透无限接近的思想:如果没有“长和宽都是整数”条件的限制,有没有比长5宽4的长方形的面积更大的长方形呢?(长4.9宽4.1、长4.7宽4.3、长4.5宽4.5……)
3.数形结合,探索面积变化的奥秘。
以“周长是16米的题”为例,从图形的角度观察面积的变化,理解规律——周长一定,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课件出示动画,理解面积变化的原因。再次强调,无论长方形的长、宽、面积怎么变化,周长始终不变,也就是长+宽的和不变。
三、 举一反三,拓展应用。
1.
2.
15×13(
22×28(
通过竖式计算,验证猜想是正确的。
3.
(1)在1、2、3、4四个数中,组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使乘积最大。
(2)在3、5、7、9四个数中,组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使乘积最大。
(3)随机叫4名学生,一人说一个数,组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使乘积最大。
四、课堂小结
1.
2.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