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教学设计及情境素材的选取与运用分析

标签:
教学设计 |
《常见的酸》教学设计及情境素材的选取与运用分析
课题 名称 |
8.2
(第2课时) |
总第
|
||||
教学 设计 理念 |
1.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积极探究化学奥秘,形成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2. 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掌握稀酸的化学通性; 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会用准确的化学用语描述实验现象,表述相关化学反应; |
||||
过程与方法 |
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稀酸的化学通性; 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及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及学科学习方法; 加强药品的节约意识及绿色化学理念的培养; |
|||||
学习者特征分析 |
初中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比较好奇,活泼、好动;学生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具有了一些酸的相关的知识,而本节课又是一节以实验探究为主题的课题,故本节课以实验为载体,采取科学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归纳总结酸的化学通性; |
|||||
教学重点 |
稀酸的化学通性;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
|||||
教学难点 |
稀酸的化学通性;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法 |
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
|||||
学法 |
合作探究、交流、归纳; |
|||||
教具准备 |
多媒体、实验用品; |
|||||
教学过程 |
||||||
教学 步骤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策略 |
||
引入 过渡 温故知新1: 酸与指示剂的作用 温故知新2:酸与较活泼金属的反应 温故知新3: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温故知新4:酸与盐的反应 探究活动:Cl_ 的检验 拓展 练习 |
化学“魔术表演” 二.稀酸的化学性质 |
红酒、牛奶、固体消失(雪碧)
想揭秘以上神奇的“魔术表演”吗?那就认真学习本节课,帮你揭秘吧! 二.稀酸的化学性质 1.酸跟指示剂的作用: 实验探究1:酸跟指示剂的作用 现象: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结论: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无色酚酞溶液遇到酸不变色; 活动探究1:盐酸中哪一种粒子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2.酸跟较活泼金属的反应: 回顾:铁与稀硫酸的反应;
H2SO4 介绍盐的概念: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实验探究2:镁、铝、锌、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现象:金属溶解,有气泡产生;
结论:2HCl
+ Mg
6HCl + 2Al === 2AlCl3
2HCl + Zn === ZnCl2
2HCl
HCl +
3H2SO4
H2SO4
H2SO4
H2SO4
分析:为什么实验制取氢气用锌和稀硫酸? 3.酸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实验探究3:氧化铜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锈铁钉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现象:(1)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结论:
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实验室如何制备二氧化碳?
2HCl + CaCO3 4.酸跟盐的反应 实验探究4:稀盐酸与硝酸银反应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HCl
+ AgNO3
实验探究5: 氯化钠溶液、氯化钾溶液、氯化钡溶液分别与硝酸银的反应;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NaCl
+ AgNO3
Cl_ 的检验:向待检验的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待检验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稀酸溶液具有酸的化学通性的原因:
学以致用:(见训练案) |
观看 实验探究 观察、 记录现象 书写方程式、 互相交流、评价 思考、完成 |
激发兴趣 利用实验探究稀酸的化学性质 检测评价 |
||
小结 |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稀酸溶液的四点化学通性及Cl_ 的检验方法; |
|||||
板书设计 |
二、稀酸的化学性质: 1.稀酸的化学性质:
2. Cl_ 的检验:
|
|||||
作业 |
1.基础必做题:教材 P231:检查站 2.提高选做题:训练案中考对接; |
本节课中情境素材的选取及运用分析
本节课主要运用探究实验创设教学情境素材,本节课的引入,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化学魔术表演激趣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主动性。教学中以学生实验为载体,设计学生实验探究酸的四点化学通性,实验中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实验现象,针对实验现象进行讨论、交流,规范学生语言表述,并写出化学方程式,交流展示,互相纠错。
在探究中学习、交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酸跟指示剂的作用中,进行实验拓展探究盐酸中哪一种粒子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加深学生理解酸跟指示剂作用的实质。氯离子的检验中,有效拓展氯化钠溶液、氯化钾溶液、氯化钡溶液分别与硝酸银的反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氯离子的检验。
对于实验探究课中,实验素材的选取和运用,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和探究的欲望,适当的拓展实验素材,为所学知识服务,有效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