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学习问卷调查
(2014-03-13 20:45:59)文言文学习的问卷调查
1.
A喜欢
2.
A应对考试
3.
A课堂教学
4.积累文言词语对学习文言文的帮助:
5.文言文学习中的主要困难:
A文言词语积累
6.文言文背诵篇数:
7.文言文背诵情况:
8.课外文言文理解能力:
9.在写作中运用文言名句:
10.最喜欢的课内文言文及原因:
11.阅读过哪些课外文言文:
统计结果及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是针对初三年级毕业班的学生,学生已经完成了初中三年的文言文课程学习,正在复习备考。本次参加问卷调查的有123人,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调查显示初中三年学习,学生对文言文整体喜欢程度不高。甚至有一小部分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恶情绪,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不强,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为了应对考试,这样的学习必然是只注重了文言文的工具性而轻视文言文的人文性,让文言文学习沦为应试工具。文言文的学习也变得索然无味。教师为了应试,课堂教学总是注重文言词语的积累而在文言文情感挖掘、作者风采了解、相关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畏手畏脚,唯恐课堂教学时间不能高效利用。这样的课堂教学少了一份人文的情怀,少了一份从容,少了一份心灵的互动。
调查显示学生对于文言词语的积累即文言文的工具性的重要性是普遍认可的。大部分同学通过文言词语的积累,提高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事实上,文言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应该注重文言文的工具性,但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它的人文性。
5.文言文学习中的主要困难46%的学生选择在文言词语积累环节,17%的学生选择在文化背景的了解上,28%的学生选择了不能学以致用。
6.文言文背诵情况10篇以上者占42%,6至9篇者51%,3至5篇者7%。
7.文言文背诵情况调查,20%的学生学习过的文言文依然不能流利地背诵,70%的学生在教师讲解后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文言文,还有9%的人认为自己文言文语感好,背诵文章轻而易举。
调查显示理解性背诵是学生背诵文言文的有效方法。理解性背诵是符合记忆规律的背诵方式。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后理解性背诵文言文。但也有部分学生背诵困难。
8.课外文言文的理解情况,课外文言文理解困难的学生占29%,
调查显示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经过三年的文言文教学,文言词语的不断积累,学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也不断提高。可见,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9.在日常写作中运用名句的:没有使用的占42%,有过不多的占55%,经常使用的占3%,
10.学生最喜欢的教材上学过的文言文及原因,统计如下:
第一名《岳阳楼记》第二名《出师表》第三名《陋室铭.》
上榜理由:第一名生动的景物描写,极具画面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
11.学生读过课外文言文的占68%。所读篇目为:
《论语》、《史记》、《古文观止》、《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世说新语》、《聊斋志异》、《千字文》、《弟子规》、《三十六计》、《资治通鉴》等等
调查情况分析:68%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学生的阅读的时间跨度、深度、广度还是让人欣慰的。但是这个数字还是让我们感觉触目惊心。反思我们的教学,今后应该将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纳入今后的日常教学中,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文言文来读,来摘抄,来交流,来背诵。将文言文阅读纳入平常的阅读计划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