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图片 |
从碗厂村出来,沿溪边公路北行,溪是十八都坑,也称李宅溪。称李宅溪是这山沟沟原先是李宅乡区域,溪以乡名。看到一座五孔石拱桥横跨十八都坑,叫停车,我们要上去看看的。这应该是望星桥,网上看过望星桥的介绍,有记忆的。
西桥头有文物保护石碑,是仙居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称望星桥。望星桥,仰望景星岩?景星岩就在边上。桥东是谷岙村,桥梁西是街下村。现在街下村与谷岙村合并为望星村。谷岙村以前为白塔镇、李宅、田市等村居通往上张、黄岩等地的交通要道。谷岙东边是谷岙岭古道,现在应该没人走了,在古代是乐清一带海盐贩运到内地的必经之路。
望星桥已经没有交通功能了。望星桥的下游几十米处修了较低的钢筋混凝土桥,这是现在的交通桥。望星桥只剩下景观价值。望星桥通汽车不成问题,只是修引桥太麻烦,不如新建一座。望星桥桥面有四公尺来宽,条石铺的,看来相当坚固。两侧的护栏也是用条石,显得有些笨拙。护栏没有什么装饰。桥两端各有一对石狮子。桥墩迎水端做成尖状,起分水作用,减少水流的冲击力。说桥洞迎孔侧上方各有字,没看到。
抄几句望星桥的介绍:
据最新版《仙居县志》记载,望星桥于民国13年(公元1924年),由谷岙村李熙春发动谷岙、街下等村的村民集资建造,至民国24年(公元1935年)竣工,全长64米,东西走向,高8米,宽4米,青石质,为块石半圆拱桥,五孔,跨径均为9.8米。桥身栏杆为石块横砌,桥面由99块块石铺成。五孔桥洞上方都刻有三个字, 分别为“望星桥” “玉砚端”、“文笔挺”、“飞鹤临”、“众仙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