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舌头
大舌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142
  • 关注人气:2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妃庙

(2018-05-27 04:42:43)
标签:

杂谈

分类: 笔记
韩妃庙

                韩妃庙
        韩妃庙位于新昌县城南乡韩妃村,为祀奉殉节于此彩烟杨氏始祖隋荣王杨白妃子韩氏而建。
        韩妃庙的建筑中的大殿和山门为民国时重修,两厢看楼的外廊构件仍存清代雕刻风格。2010年10月12日,韩妃庙被新昌县人民政府列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韩妃庙始建年代不详,明万历七年(1579年)的《新昌县志》有此庙记载,清乾隆年间重建称韩妃庵,清道光九年(1829年)重修复名韩妃庙。该庙曾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设金岩义塾;抗日战争时以庙为校,兴教于乡里。
        韩妃庙建筑面积650平方米,有大殿3间,两边抱屋5间,大殿前面建有看台,有精雕的斗拱和韩妃的座椅。山门、戏台、看楼、大殿,组成一个庙宇。大殿中堂塑着三夫人像,身着粉红色上衣,粉蓝色裙裤,姿态端庄大方。
        古戏台坐西朝东,与仪门相连,面朝大殿,台高约25米,宽5.1米,深4.8米。系单檐歇山顶建筑,屋脊塑有龙吻、三星高照,瓦将军为“四大天王”象征风调雨顺。左右两侧还塑有哪吒杨戬,桁枋间饰木雕《群英会》、《卖草囤》等栩栩如生的戏曲人物,石柱雀替为深浮雕《封神榜》,歇山顶下置有八角藻井,雕有线条流畅、工艺精湛的八仙。戏台与厢房过道立有屏风,饰有彩绘“福、禄、寿”三星。后面厢房宽24.5米,深5米,门窗栏杆系木雕彩绘花鸟。
        相传隋朝末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所杀,其子杨侗继位后又被王世充废杀。侗之小儿荣王杨白偕韩妃南逃。他们溯着古剡溪,携着妃子韩氏抵达剡县。听说剡西南有彩烟山,可间道走闽。杨白到了彩烟山脚,舟楫已不能通行,就舍舟步入丛林。韩妃走出深宫到了深山,一路过来早已心力憔悴,弱女子再也无力跋山涉水,绝望中跳入江中一死了之。韩妃死后,乡人怜其国破家亡,立庙塑像,春秋祭祀。其所在山岭称为韩妃岭,庙前溪江称为韩妃江,庙旁村庄为韩妃村。
        延续已久的每年八月初八的韩妃庙会一度停止举办,1993年3月,新昌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点,庙会也慢慢地恢复起来。庙会期间要演戏,庙内戏台上演过的戏不计其数,戏班子来了走了一班又一班,台下的观众也换了一代又一代,人们看戏的时候自然会看到戏台前檐柱上镌刻着的那副对联:“古今人何遽不相及,天下事当作如是观。”
        韩妃庙内保存着乾隆四年《韩妃庵碑记》、乾隆五十五年《百成桥碑记》、《义渡碑记》三方碑石,大殿后厝尚存崇祯庚午(1630)时的“三懿蜚灵”匾一方。另有道光九年《重修韩妃庙碑记》收藏在文物馆碑廊内。
        (文字来自网上)

韩妃庙

韩妃庙为新昌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妃庙

韩妃庙正门。韩妃庙也是村里的老人活动中心。

韩妃庙

大门前的石香炉

韩妃庙

神像上方的“三懿蜚灵”匾,据说是明代的。

韩妃庙

戏台

韩妃庙

戏台与厢房间的天井

韩妃庙

大殿上的石碑。韩妃庙也叫韩妃庵

韩妃庙

戏台与厢房间的天井

韩妃庙

庙前的韩妃江。石壁上有金岩殿三个大字,下面有神殿。神殿名应该是金岩殿。韩妃村曾名金岩村。

韩妃庙

韩妃庙和韩妃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