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城隍庙的隋樟
临海城隍庙有一株奇树,躯干只剩片状,依然顽强生存。据说只有原来的六分之一,最厚处不足六十五公分。担心躯干折断,搭了个钢筋水泥架子,托住躯干。这个架子外表是树皮状,伪装得不错。片状躯干看起来严重不平衡,有随时折断的危险。片状躯干上的树枝不断生长,说枝繁叶茂有些夸张,但长势不错。这长势不错可加强了不平衡。
奇树植于隋代,树龄有1400多年,现通称隋樟。介绍牌写的就是隋樟。隋樟应该是临海最古老的一株树了。说造成隋樟现状的某一次雷击。1400多年,雷击肯定不至一次吧。历经岁月的沧桑,余下的树身仍巍然屹立,堪称树坚强者,于是有把隋樟当成神树来崇敬。或者什么隋樟精神。隋樟前挂了无数同心锁,莫非隋樟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爱情树。树坚强和爱情树有什么联系?长寿是长寿,这片状的躯干看起来也太寒酸了。
有两张碑标着树龄,一说1400多年,一说1370年。标1370年的落款是1988年。1988年已经是30年前了,可以坐实树龄是1400年。怎么测树龄?网上查出,一是数年轮,二是C14法,三是估计。前面两方法不实际。怎么估计?大概是树龄应该比城隍庙历史长一些,城隍庙始建唐武德年间,再往后推是隋朝了,于是成了隋樟。测树龄还有其它方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