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菲工作坊NO.5】读《教师的语言力》有感

标签:
教育 |
分类: 工作坊 |
读《教师的语言力》有感
语言,就像饮食起居一样,在人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意义,教师的语言更是尤为重要。进入教师行业的四年里,我观摩学习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现这些老师共同的特点是都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水平。那么,职场小白如何在短时间里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呢?读了《教师的语言力》我颇受启发。
《教师的语言力》一书将教导学生的语言系统的分为“表扬”“批评”“提问”“鼓励”“反向激励”五种类型,根据每种类型分别介绍了教师可以应用的10种方法,并加入案例研究与要点总结。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教导学生所需的语言技巧,尤其是针对小学低年级的课堂语言提出了新观点新方法。
结合自己接手一年级这一年来,我反思良久,平日里光是着力于如何将储备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如何去给他们讲解知识,完全忽略掉如何更好的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导致班上出现了两极化现象。学习习惯好的那部分学生,他们不用老师太操心,而学习习惯一直不理想的那部分学生可就成老大难了,本来就学起来十分吃力,加之我这个菜鸟老师没有高超的语言技巧对他们进行鼓励,时间一长情况不容乐观。初读时,我对照书中理论列出一张表,逐一反思自己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下:赋予学生乐观积极的表扬力量,赋予学生反省进步的批评力量,赋予学生自省发现的提问力量,赋予学生勇敢坚定的鼓励力量,赋予学生奋发向上的反向激励力量,细数下来都有欠缺。
所幸“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理自身所短,集书中所长,用语言建立起我和学生间的桥梁。首先养成表扬的习惯,当自己进入教室时可适当开启“表扬模式”。学生干净的衣着,佩戴整齐的红领巾,整洁的地面,朗朗的读书声都可以以此表扬,尤其是面对低年级学生的时候,一句“你太令老师惊讶了!”“你还会做这个?”“你知道的真多呀!”“……”是对他们在校表现的肯定,还能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平日里做到立即表扬、多表扬,且还要将语言、接触、奖励结合起来,加上小红花、贴纸和印章都是不错的选择。但表扬不是盲目的,恰当的表扬会让学生进步,不可缺少的还有批评的语言,与刹车作用类似,“你的做法不合适,要及时改正”教师的批评可以起到制止学生错误行为的作用。书中还提到有三点在批评时应该做出正确的判断,是立即批评还是等待时机,批评的对象是个人还是集体,批评的程度。在我看来,对教师而言掌握好批评的度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也是很困难的。尤其需要自省的是当发现学生的不当行为时,首先要保持冷静,根据事情的严重性做出调整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此外还要注意向学生提出问题时使用的语言,无论哪门课,教师在课堂上一定会向学生提问,比如,“‘咕咚’是什么东西?”目的在于让学生思考,学生自己去发现重要的事。可以这样来做,让学生说出教师想说的话,主动的去付诸行动;教师可以将学生思考后的结论写在纸上或者黑板上;评价事后行动;将全班同学当作“一个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方向,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主要的制造工具。”
有时教师的一句话可以让学生获得“我努力的话一定可以做到”的希望;相反,一句“你怎么什么都做不好”可能带给学生一生的伤害。当然我们必须得承认不会存在百分百完美的教学技巧,但会一直有能被灵活运用的教学技巧。综上述不仅有读后感悟,有对自我的反思,还有对未来的期许,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务必掌握和运用语言艺术,增强语言表现力,让自己语言的教育性和审美性达到统一,让语言的艺术魅力光芒四射。
(作者:汪琪,本科学历,二级教师,曹菲小语工作坊成员,汉滨区红旗小学教师,担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工作。工作中兢兢业业,爱创新,好钻研,2020年在汉滨区优质课赛教活动中获一等奖。教育格言: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