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好统编教材,上好语文课——听《教材解析及语文要素分析》心得体会

(2020-04-03 19:24:06)
分类: 教育随笔

作者:曹乐,汉滨区大河镇大河小学教师,汉滨区曹菲名师工作室成员。自2019年入岗以来一直任教语文学科,并担任班主任工作。热爱读书写作,多篇文章先后收入汉滨区新教育专栏。指导学生作品多次登入《大河小报》等校级月刊。坚信“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虽然入行时间尚短,但依然希望给学生带去更多的光和爱。学好统编教材,上好语文课——听《教材解析及语文要素分析》心得体会


学好统编教材,上好语文课

          ——学习《教材解析及语文要素分析》心得体会

2020329日,在汉滨区曹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曹菲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我们通过网络云平台聆听了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高永娟老师针对2019年最新推出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在线公益讲座《教材解析及语文要素分析》,此次线上培训,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把握新教材、深入理解单元要素内涵、把握小语教育的风向标,给疫情之下开展网络教学的小语教师们送来了阵阵春风。

在这堂课中,高主任围绕着统编教材的单元构架,单元教材的解析路径,单元教材解析的要素这三个部分依次展开讲解。语言通俗易懂、逻辑清晰流畅,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和启发:

一、统编教材的单元构架

在统编教材中,第二,三学段将单元划分为普通单元和特殊单元。但是无论是普通单元还是特殊单元,每个单元都分为导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5大板块。特殊单元的特殊性就在于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它又分为阅读策略单元、习作单元和综合性学习单元。通过高主任的讲解,让我明白了阅读方法和写作技巧虽然无法分开,但每一种单元类型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各有侧重的,教师应该准确把握。

二、单元教材的解析路径

在高主任的讲解中,单元教材的解析路径分为五大步。首先,教师需要深刻理解单元的语文要素。因为即使是同一个语文要素,在不同的学段也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学生掌握的程度不同,教师应根据学段进行拔高或降低。第二,教师需要抓住重点解读单篇课文。每篇课文可以解读的资源都很多,教师要围绕语文要素找到重点内容展开讲解,讲课才能详略得当。第三,教师要学会分析课文练习和提示,因为教材不只是由课文组成的,课后的练习和提示也很重要,借此可以把握重点。第四,教师要理清课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学方式才能灵活多变,传递给学生学习方法。这一点给我了很深刻的感受,一堂好的课应该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当下学习程度的充分把握上展开的。根据学生当下的学习程度给予适当的指导,才能带给学生稍微跳一跳,就能摘到的知识果实,激发起他们最大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要认真分析板块间的关系,五大板块并非都是并列关系,它们协同发挥出最大作用。这一点也给我一个警醒,不能把所有的教学重心都放在课文上,要给予其他板块充分的重视,让它们各尽其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单元教材解析的要素

在第三部分的讲解中,高主任依据单元教材的解析路径依次讲解了如何理解单元语文要素,如何解读单篇课文,分析单元练习和提示,分析单元课文之间的关系,分析单元各板块间的关系5大内容。

其中如何理解单元语文要素是这部分的重中之重。最主要的两项任务是如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而这两项任务的完成又是建立在学生能够理解语句意义,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表达效果的基础上的。这四大任务的完成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课文的方法。这一点的讲解让我明白了,教师的授课是一堂充满创造性且需要不断反思的过程。一堂精彩纷呈的课堂背后,是教师对不同学段教学任务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是对教学设计的不断打磨。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教师对单元语文要素的深刻把握和灵活教学将使学生在不同的学年段依次能掌握预测、提出问题、提高速度的学习方法。

在整个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有单元视域和整体设计的思维。作为一名新人教师,这一点也是我非常欠缺的。因为教师不能立足于一课,而是需要站在整个单元的高度上思考单元任务,科学合理整合资源,这样才能更好的加强单元整合,灵活处理教材内容。高主任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深入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价值夯实基础,然后认真研读课后练习,才能把握教学重点,从而将各个学年段的教学任务落实。最后还要分析课文间、板块间的关系,找准联系点。

通过高主任两个小时的精彩授课,让我们更好更快地解读新教材,把握语文教学的中心主旨,也更加明白今后教学的方向。学习结束,我心中也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今天的培训内容吸收、内化,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