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后的吻--缪印堂画说丰子恺(3)

(2016-01-12 16:29:17)
标签:

漫画

分类: 丰子恺研究

http://s1/mw690/003xIrOKgy6YvSwJho4b0&690

 

 

最后的吻

 

缪印堂

从事绘画,看了无数图画,唯有一幅沉在我心底,记忆一生。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子恺先生途径家乡桐乡“育婴堂”,这是当地的慈善机构,专门接收孤儿。当时不少家庭,父母难以养活子女,无可奈何只好送往“育婴堂”,算是给他(她)留条后路。子恺先生看到大门旁大抽屉前有个男子怀抱一个婴儿徘徊不定,艰难地走来走去,不时还听到幼稚的孩子发出的“咯咯”的笑声。此刻在育婴堂墙角处有一只狗正在喂奶……此情此景触动画家的心。他不忍再看,回家后有感而画了《育婴堂》一画。他总感觉孩子的笑声还响在耳边,便取名《笑涡》。后来,子恺先生在别处见到一妇女亲吻孩子的小脸,更有触动,将此画男子改为女子,在大抽屉前吻别自己的骨肉,更名为《最后的吻》。

此画发表后,引发了不小的反响,许多读者流了同情的眼泪。少年时代的我看了也十分悲伤,这画面沉沉地留在我的心底,永生不忘。不忘旧社会给底层人民带来的骨肉分离。我每次看到此画,总感到眼眶一热,想到痛苦的一页可以翻过去,但是决不忘记。

艺术家的责任应是唤醒人类的良心、爱心、同情心,我尊敬心中有爱的丰子恺先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