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校负面网络舆情应对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2014-09-26 11:58:36)
标签:

高校舆情

分类: 乐思舆情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作为新媒体的主要阵地已逐渐确立起其社会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成为公共信息集散地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表达诉求意见的主要载体。公众通过互联网表达出来的情绪、态度、意见与要求的集合形成网络舆情,是社情民意的体现和参照。高校网络舆情因其主体知识层次高、参与意识强、好奇心理重、个性化特征明显,所以与其他网络舆情相比具有较强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导致了高校网络舆情的易发性、广泛性。

 

作为大学生,他们既有社会网民关注的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主观性和自觉意识,又有在校大学生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特定知识层次的群体所关注的特殊问题,而自媒体在大学生中的使用广度又决定了高校网络舆情产生和传播渠道也非常之广,覆盖面极大。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处置研究已是迫在眉睫。

 

重要性:

 

首先,高校网络舆情是校园文化的载体。随着网络社区的兴起,校园文化的展示已经从有形的舞台转移到虚拟的高校网络社区。比如各高校的BBS、百度贴吧、校内网论坛、各种聊天群()等。正面或负面的高校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校园文化的健康度。

 

其次,高校网络舆情是校园稳定的窗口。高校网络舆情所包含的信息,直接反映出当下学生正在关注或可能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分析这些舆情有助于研判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对那些负面的舆情进行深入剖析,有助于把握问题的实质,提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避免大学生被负面舆情所误导。

 

紧迫性:

 

首先,高校网络舆情的自身特征及新的变化决定了难以准确掌握大学生网络舆情动态。这一方面是网络的特性使然,另一方面也与大学生网络活动的习惯有关,他们更倾向于宽松的网络言论环境。以往高校BBS的人气最旺,但随着BBS的控制趋严,一些更加宽松的网络社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

 

其次,社会矛盾多发期与日益增多的校园不稳定因素叠加,大大增加了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难度。随着90后一代步入大学校园,他们更喜欢在虚拟的网络上发表看法,而不是给辅导员写信或找辅导员谈心。

 

推荐阅读:高校网络舆情风险应对五大技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