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昌吉市红旗路和北京北路交叉口的西北角,是原宁边古城的东南角。清代粮仓南侧是仿建的明清城墙。

仿建的明清城墙的北侧,在清代粮仓东南角外,是仅存的宁边古城墙遗迹,两边共长几十米。

宁边古城墙内是清代粮仓,露出残墙外的是粮仓气窗。

昌吉在清代称为“宁边”,由乾隆皇帝钦命名。

清代粮仓北面

宁边广场,在清代粮仓的西面。

清代粮仓南侧

清代粮仓,坐东朝西。

清代粮仓,现为宁边粮仓遗址博物馆,真实再现昌吉市农耕文化和昌吉市的历史沿革。

粮仓遗址博物馆占地面积为3122平方米,建筑面积1355平方米。

院落内的实景雕塑真实再现了清朝时期,夏秋两季粮食丰收,运粮车队向宁边粮仓运送粮食的场景。

宁边粮仓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开始被用来为清兵囤积粮草,解放后又为解放军存放军粮,为保卫、建设祖国边疆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放初期、计划经济时期,宁边粮仓依旧作为昌吉县粮食局储存粮食的粮仓,改革开放以后成为昌吉市粮食局的改制企业昌鼎粮油公司,被作为储放原料和加工成品的车间和库房。


清代粮仓呈四合院式平房院落,建筑风格属清代抬梁悬山式土木结构建筑,由坐西朝东、坐北朝南、坐南朝北的3栋仓房构成,每栋仓房有四个单元,共12间仓廒。

粮仓博物馆基本陈列布展包括院落内的交粮场景、铁匠铺、水井和室内布展。

室内布展包括12个展厅,分别是:序厅、廒神庙、宁边粮仓、昌吉农耕史、收获、入仓、碾坊、磨坊、油坊、醋坊、豆腐坊、粉坊、昌吉饮食、清代兵屯和清代民居。

粮仓屋顶为悬山式,每间房均有天窗。






铁匠铺















日升东方。照片拍摄于2012年12月10日,11日,介绍文字整理自网络和景点介绍。
祝博友们2019年新年快乐!安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