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2018-12-19 12:00:00)
标签:

国子监街

孔庙

国子监

孔子

乾隆

杂谈

分类: 皇城遗韵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 是京城唯一的一条保存四座牌楼的古巷,街上的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始建于元代,合于“左庙右学”的规制,分别作为元、明、清三朝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和国家最高学府以及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孔庙国子监东西相邻。古时候“左庙右学”的排列不是根据现代地图“左西右东”的属性,而是从内廷(紫禁城)的角度来测定的方位。两组建筑群都采取沿中轴线而建、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方式,组成了一套完整、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群。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孔庙门前,东西两侧二十米处各有一座清代下马碑,碑身正背两面,分别镌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满、汉、蒙、回、藏、托忒六种文字,汉文“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刻在背面。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即便皇帝亲临,也要下辇步行,以表庙门森严、圣贤至上,孔子地位之尊。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进入孔庙大门先师门,第一进院,两侧排列着198通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刻有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第一进院中西面的碑亭
       第一进院落是皇帝祭孔前筹备各项事宜的场所,其东侧设有宰牲亭、井亭、神厨,用于祭孔三牲的宰杀、清洗和烹制。两侧有神库、致斋所用于祭孔礼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备制。西面有碑亭、致斋所,并有持敬门与国子监相通。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第二进大门大成门创建于元代,清代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单檐庑殿顶。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大成门,一个外国青年在和孔圣人合影。
        进入大成门要走门前的三条坡道。左面为武将走的道,中间为皇帝走的御道,右面为文官走的道。古代中国尊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第一次来孔庙的人和文人要走右面坡道。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大成门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中间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龙纹图样,五龙戏珠,栩栩如生。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大德十年建成(1306年)。历代多次重修,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筑,又名"先师庙"。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燎炉,又称“燎屋”,祭孔时焚烧祝版、丝帛、供品的地方。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第二进院中西面碑亭
       第二进院的主要建筑为大成殿、东西庑和13座御碑亭。东西庑设有《大哉孔子展》、《孔庙历史沿革展》等。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第二进院中东西碑亭里有清代祭孔和重修孔庙的纪事碑以及乾隆平息西北西南叛乱的纪功碑。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主体建筑都覆以黄色琉璃瓦,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规制。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御制仲丁诣祭文庙诗。清雍正六年(1728年)二月,皇帝亲临孔庙祭孔的赞颂孔子碑。清代祭孔,一般为每年农历春二月和秋八月,即所谓“上丁祭孔”。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整座孔庙建筑布局科学,规模宏大,凸显皇家气派。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第二进院落是孔庙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这里便钟鼓齐鸣,乐舞升平,仪仗威严。大成殿是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也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建筑,是孔庙内最神圣的殿堂。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康熙御笔”万世师表“
       大成殿始建于大德六年(1302年),后毁于战火。明永乐九年(1411年)重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将殿由7间扩建为9间。殿内金砖铺地,内顶施团龙井口天花,其规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等级,堪与故宫太和殿媲美。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民国大总统黎元洪题字
       大成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神位两边设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设尊、爵、卣、笾、豆等祭器均为清乾隆时的御制真品。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大殿内外高悬清康熙至宣统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亲书的对孔子的四字赞语。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大成殿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除奸柏”

       这颗位于大成殿西侧的柏树,相传明时的奸相严篙代嘉靖皇帝祭孔,行至树下,被树枝掀掉了帽子。于是相传柏树有知,称此树为“除奸柏”。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第二进院中东面碑亭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东面两排碑亭建造的距离很近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两座碑亭屋顶的吻兽吻上了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大哉孔子》展厅,主要介绍孔子生平及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孔子周游列国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历史沿革展》,大成殿前祭孔大典模型。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占地22000多平方米,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一条中轴线,三进院落,建筑左右对称,主体建筑依序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经历代多次扩建修葺,至民国五年(1916年),才最后竣工。至此,北京孔庙形成现今的规模和布局,成为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的全国第二大孔庙。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孔庙第二进院,左大成殿,右大成门。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国子监辟雍殿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国子监,临雍讲学。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贡院,科举考试的场所。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孔庙的第三进院落称为崇圣祠,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庙,由崇圣门、崇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独立完整的院落,与前二进院落分割明显而又过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筑部局上的巧妙构思。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崇圣门
       崇圣祠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1年),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重修,并将灰瓦顶改为绿琉璃瓦顶。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崇圣殿又称五代祠,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殿前建有宽大的月台,月台三面建有垂带踏步各十级。殿内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东西配殿坐落在砖石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单檐悬山顶,内奉程颐程颢兄弟、张载蔡沈周敦颐朱熹6位先儒之父。

       现在崇圣殿前每天有《大成礼乐展演》。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在孔庙与国子监之间的夹道内,有一处由189座高大石碑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着儒家经典:《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北京孔庙,再忆两千五百年前的圣人

       这部石经的蓝本是雍正年间的江苏金坛贡生蒋衡历时12年手书而成。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经共计63万余字,规模宏大,楷法工整,内容的准确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优于西安的“开成石经”,而在规模上也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第二大碑林。照片拍摄于2018年11月25日,介绍文字整理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