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定州桥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嘉定区博乐广场西侧。
现嘉定西门老街一带,早在先秦时期已有人类活动,至南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已形成聚落。唐时嘉定因练祁河得名,称练祁市。南宋嘉定十年(1218年)设县治,依年号命名“嘉定”至今。嘉定镇是嘉定区商业、文化、旅游中心,全镇面积4.17平方公里。2008年10月,古镇嘉定被国家建设部认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州桥牌坊,嘉定清河路路南,北大街街口。
嘉定州桥,系嘉定之根。自1218年建县为县治中心至今,八百年未移,是嘉定历史文化的发祥地。

州桥老街在千步之内汇集了宋、元、明、清历代古塔、旧庙、名园等古迹,底蕴深厚。这里也是人气最旺盛的老街区,老街的巷子、弄堂纵横交错。同时老街也是连接孔庙、汇龙潭、秋霞圃等名胜古迹的旅游通道。

澄清桥,横跨横沥河。

宝庆桥,东西向,跨北横沥南口。元朝本县人林畴建造,俗名“东浦桥”。
州桥老街河道纵横,水系发达,千步之内共建有十六座古石桥。

澄清桥,宝庆桥上拍摄。

城中街上的宝庆桥和垂直相交的济川桥

练祁河,济川桥上拍摄。

练祁河南岸东下塘街,迁建的古民居群,现在是州桥景区民清茶饮文化街。

东下塘街夜色,古民居群。

品味斋,东下塘街59号。


普洱茶府,东下塘街58号。

“无为品蔎寻诗梦,己自偷闲涤俗尘。”



普洱茶府内景

普洱茶府

素往来,东下塘街57号。

素往来

院中右侧(南)小楼挂牌东下塘街55号

迁建的嘉定传统普通民居


传艺堂,东下塘街54号。

百合书院,东下塘街53号。

百合书院


百合书院近拍

敬茶坊,东下塘街52号。


堂绘酒吧,东下塘街51号。

堂绘酒吧


东下塘街和练祁河


德富桥,横跨横沥河,济川桥上拍摄。
德富桥,又称“日晖桥”,当地百姓亦称“石灰桥”,可能是“日晖桥”的谐音。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建。解放后重修。

德富桥,向西(右前方)是练祁河上的登龙桥。
德富桥,跨度约23米,宽约3.3米。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地处横沥河练祁河交汇处,跨南横沥河北口。桥长19米,宽3.4米,桥孔净跨8.4米,矢高4.0米,石桥阶面32级。

德富桥上望横沥河
州桥老街有南北向的横沥河与东西向的练祁河“十”字交叉,还有环形护城河环绕古镇老街缓缓流过,三条河形成的“十字加环”水系。

济川桥、德富桥

登龙桥
州桥(登龙桥),始建于宋淳祐五年(1245年),元代嘉定升州,故又称“州桥”,也就是“州桥老街”名字的来源。明成化四年(1468年)重建。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练祁河。长13米,宽5.9米,净跨5.7米,矢高3米。石阶桥面南北各13级。

登龙桥于1998年被重修,现为嘉定区文物保护单位。

登龙桥

练祁河、济川桥,登龙桥上拍摄。

练祁河、济川桥

练祁河、普济桥

练祁河

练祁河、州桥景区西端普济桥。
普济桥,俗称管家桥。元至治元年(1321年)建。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练祁河。全长21米,宽4米,桥孔净跨5.30米,矢高2.50米,石阶桥面24级。2001年重修。

"千年练祁,江南风情。" 州桥老街石碑,州桥景区城中街西端。
嘉定古镇历来是江南地区的商贸集散地,明清各种商号在此云集。

法华塔,始建于南宋,高40.8米,是古镇的地标。




嘉定南大街
州桥历史文化风貌区,以“井”字形街坊为骨架,豪宅民居,相间错落,枕河面街,商住两宜。保留完好的由“六里弹格路”组成的12条老街和12条巷弄,彼此交织,古朴雅趣,保存着唐宋街市的古镇肌理。


老石库门

嘉定别墅,内有竹刻博物馆和花园酒店。

嘉定别墅,原属私宅,始建于1942年。

近现代,嘉定古镇走出了曾任清末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的廖寿恒,有被孙中山评价为“清廉能干”的清末民初外交家吴宗濂,有联合国创办人之一、首届安理会常任理事的外交家顾维钧等一批爱国外交家。

嘉定别墅花园酒店

嘉定别墅内看法华塔

济川桥,游人拍摄法华塔夜景。


德富桥,南北桥面两侧分别有石阳刻“迎潭水南来涵需圣泽,障娄桥东去容与中流”和“一江澄练塔影虹垂,四海回澜冈身龙卧”楹联各一副。




登龙桥



济川桥

宝庆桥、济川桥

济川桥、德富桥



照片拍摄于2018年2月17日,正月初二,介绍文字整理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