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娄塘路,纵切娄塘镇中大街。
娄塘镇,位于上海市嘉定城北8公里处,距离上海市中心约30公里。
明永乐(1403~1426年)年间,里人王璇创市;清宣统元年(1909年)建娄塘乡;民国期间改称娄塘镇;经数十年沿革,2003年撤镇并入嘉定工业区北区。

娄塘镇人民街和中大街交叉口
娄塘的街道多为用麻石片铺设的路面,也就是“老上海”的“弹格路”,由当地专业弹街匠砌铺而成。路面中间略高于两边,不仅排列紧凑,有利于街道排水,且与两旁的明清民宅建筑相互辉映。

娄塘镇中大街
娄塘古镇,这里没有城市生活的浮躁,徜徉在石片路的街道小巷,好似时光倒流。

中大街上一座豪宅,高高的观音兜,对面的邻居说房主人去了美国。时隔数代人的变迁,老街中的老宅有的被后人继承沿用,有的出租给异乡房客,有的早已是几易其主。

嘉定工业区图书馆,豪宅侧院。

娄塘镇中大街140弄2号,陆氏住宅。


娄塘镇中大街,娄塘供销社旧址。

娄塘供销社旧址


娄塘供销社旧址

横沥河上的东小桥,近几十年修建。

横沥河
娄塘镇因依娄塘河而得名。娄塘河曾经是娄江的支流,汇入娄江(浏河)后出海。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其周皇后就是娄塘美女,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后,周皇后自尽而亡。

娄塘镇小东街
娄塘地方特产有嘉定白蒜、嘉定白蚕豆、食用菌、葡萄、草莓、竹器、黄草编织等。“娄塘三白”,即:白蚕豆、白蒜、白蒲草。

小东街
娄塘镇内留存有大量明、清、民国时期江南地方传统民宅群落,蜿蜒的街巷与纵横的水系相互交织,形成了“娄塘街,条条歪,七曲八弯十七八个天井堂”之独特建筑格局。

小东街
明末,娄塘镇土纺土织遍及家家户户,所产斜纹布,纹路清晰,各地客商争相采购,装载船只,动以百计,号为花布码头。清末,市街南北长0.75公里,东西长1公里余。大小商店百数十家,以中段大北街、小北街、品泉里等处最为繁盛。每日集市一次,贸易物主要为棉花、纱布、杂粮。

娄塘镇小东街152号,朱氏住宅。


娄塘镇小东街127号,朱氏住宅,嘉定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小东街127号,朱氏住宅。
在嘉定当地流传着
“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教化嘉定,食娄塘,武举出在徐家行”的民谣,由此可知,娄塘古镇是以“食”闻名。

2005年,娄塘镇被上海市规划局列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嘉唐公路以南,南至娄塘河;北临嘉唐公路、坝桥;西靠洋泥泾,占地面积43公顷的保护区内留存有娄塘纪念坊、天主堂、印家住宅、春蔼堂等历史建筑。

娄塘纪念坊,娄塘镇小东街。
民国21年(1932年)3月3日,日军占领娄塘,小东街70余家民居十毁其九。同年5月,日军撤退,居民陆续回归,苦无栖身之所。新加坡侨胞为此捐巨款重建,居民才复得其所。是年秋,李馥荪、张公权、朱吟江、胡筠庄、黄炎培、朱恺俦等发起筹款在此地建造纪念坊,沈恩孚题额。背面镌有杨卫玉识、潘昌豫书的短文,记述建造纪念坊的缘由。坊高6.10米,宽8.5米,1985年修葺。

娄塘纪念坊为嘉定区文物保护单位

牌坊文:“廿一年三月,日寇陷嘉邑,娄塘首当其冲,东里廛舍悉遭焚毁,乡民流亡。越二月,寇退。谋所以安,辑者苦无笈。幸承新嘉坡吧生柔佛三埠锡胞组织之筹振祖国难民会捐钱款,为建新屋,乡民始得复其居所。高谊仁风,滋可感已!是役洨洽。捐款者为李君酿荪、张君公权、朱君吟江、胡君筠庄、黄君任之(即黄炎培)、朱君恺俦。规划建筑者为胡君筠秋、蒉君延芳、金君巨山,鄙人亦与蔫。邑人杨伟玉谨识、潘昌豫谨书”。

娄塘镇篦竹弄11号住宅
“娄塘街,条条歪,七曲八弯十七八个天井堂。”
娄塘19条依河而筑的街没有一条是笔直的。在古代,娄塘的房屋沿河而建,而横沥河与娄塘河两条主河道过镇时,河道自身就是交叉弯曲的,镇上的街要适应河道的弯曲,方向难以正直,这正表现出娄塘古镇街道“条条歪”的历史渊源。

至于“七曲八弯十七八个天井堂”,这里“天井堂”实际上指的是民宅中的天井。挖井取水是当地建房造屋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这些井都会打在天井中,由家族的各房共用。而且许多老宅的井都会有上百年的历史,用“十七八个天井堂”就是形容多的意思。

娄塘镇人民街,左侧是娄塘天主堂入口裙楼。

娄塘天主堂,娄塘人民街141~158号。
娄塘天主堂,又名伯多禄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1990年批准恢复宗教活动。

教堂未开
伯多禄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这座教堂就是以其名字命名,一进门就是他的塑像。这座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的教堂,其顶和屋檐融合了中国民间传统建筑风格,十字架下方的尖顶上刻着龙凤呈祥的图案。天主堂被国家文物局列为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之一。

人民街
娄塘古镇有近20条街,只有在瞿家弄北端与小北街(今改称大北街)和官街(今改称西大街)的交汇处有一口古井。该井建于明末清初,数百年来这口古井是娄塘古镇的公用水源,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人民街110号住宅,屋顶单斜面向院内的设计,使得雨水不流院外。



娄塘镇劳动街
清《娄塘志》载,娄塘镇有东大街、小东街、东街、南街、西大街、北街、小北街、北弄、中大街、中市街、宣家后门、瞿家弄、毛家弄、支家弄、邢家弄、李家弄、汤家弄、篾作弄、大(太)施弄、山居桥弄、小娘弄、窑湾里、遂宁坊、进塘里、大街和官街等26条大小街道。其中以方向命名的有10条,以姓氏命名的有7条,以不同特色命名的有9条。这些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街名中,许多沿用至今,反映了娄塘古镇街巷之古。

劳动街34号住宅,嘉定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娄塘镇文物古迹还有:
印家住宅:娄塘南新街169号。印家住宅是近代中国出版业著名实业家、曾担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及其主要股东的印有模于民国初年建造的私人住宅,具有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解放后作为娄塘镇政府办公地。现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春蔼堂:娄塘大北街82号。
敦谊堂:娄塘路626弄11号。
润德堂:娄塘大东街118~122号。
陈氏(公茂)住宅:娄塘大北街129弄2~10号。
王氏住宅—1:娄塘篾竹弄29号。
中光中学旧址:娄塘路780号。

劳动街47号住宅,嘉定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娄塘镇大北街。照片拍摄于2018年2月17日,正月初二,介绍文字整理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