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湖桥,从桥洞可东望半壁桥。
界湖桥,夕阳西下时的光影。
迎旭楼、五圣祠、清晏舫,远处前山上的佛香阁。
五圣祠在颐和园昆明湖西侧小岛上。调门临水而设,内有前后两殿,前殿有两配殿。正殿内原祀山神、土地、花神、药王、龙王五圣。现神像已毁。
移步易景
豳风桥
颐和园的山桃花遍布全园各处,花期通常为3月中旬,4月初凋谢,盛花期在一周时间左右。
景明楼
初春西堤山桃渐开,娇花照水迷人眼。
人面桃花相映红
远处,绣漪桥,凤凰墩。
花盛期间,西堤沿岸最为风景,红桃绿柳相映成趣。
柳桥

昆明湖的西堤是乾隆时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修筑的。这道长堤和玉泉山、西山融合在一起,使颐和园有限的空间得到无限的拓展。
“千重云树绿方吐,一带红霞桃欲燃”。
西堤南段的西面是藻鉴堂湖
照片中右面是藻鉴堂遗址,不开放。
畅观堂是一组建筑群,位于颐和园西南隅,昆明湖西岸的山坡上,是园内西南部重要的景观建筑群,包括正殿畅观堂,东配殿睇佳榭、西配殿怀新书屋和两座观景亭等建筑。
西配殿之南的一座八方重檐观景亭
畅观堂始建于乾隆三十年(1765)。当年建畅观堂,是因这里没有建西园墙,可将玉泉山静明园和万寿山清漪园的景点联系在一起,难分彼此;而这里离玉泉山外的高水湖、养水湖不远,在畅观堂可以观赏到高水湖、养水湖两岸的风光,以及大片稻田、湖畔农舍等田园风景。
咸丰三十年(1860),畅观堂建筑群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修建颐和园时,重建畅观堂建筑群。
畅观楼里的玉兰树,名声在外。
西配殿匾额是“绚霞绮月”
正殿东配殿,名“睇佳榭”。
东配殿匾额是“轩图瑞矞(yu,彩云的意思)”,不是橘子的橘。
正殿与配殿之间用转角游廊与配殿连接
东配殿之南的一座单檐六角观景亭
正殿畅观堂北面匾额“拱辰握景”
畅观堂东配殿面向藻鉴堂湖
西堤的修筑,增添了昆明湖的景色,使水上景物丰富多姿。
在西堤柳条吐绿、桃花绽红的季节,一条彩色缤纷的长堤,浮现在昆明湖的西部,是难得的画境。

长河
靠近颐和园西门的桥上,拍摄颐和园西部团城湖白天鹅的摄影者。
远眺西山。
颐和园西面的团城湖中的小岛是治镜阁遗址。治镜阁岛是昆明湖中三座大岛(另两座是南湖岛和藻鉴堂岛)之一。
拍摄野鸭的摄影者
照片拍摄于2015年3月下旬和4月,部分介绍文字整理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