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路

留学路,位于原宣武区东部,天桥街道办事处辖域东北部,珠市口西大街南侧,永安路北侧,南北走向。南起永安路,北至珠市口西大街,长约450米,宽5米。明称牛血胡同,属正南坊。据说这里宰牛户多,故得名。清因之。其东支路又称高爵街,亦称高台阶。原高爵街南头路西曾有湖南巴陵会馆,今无存。民国初年,市政公所在香厂地区进行开发建设,整治牛血胡同和高台阶,将两巷合并,谐音雅化统称留学路,巷名沿用至今。巷内除少量单位外,均为居民住宅。

留学路街景。

留学路78号。
鹞儿胡同

鹞儿胡同。位于原宣武区东部,天桥街道办事处辖域东北部,前门大街南段西侧,东西走向。东起前门大街,西至留学路与铺陈市胡同相交处,长400米,宽5米。明称要儿胡同,属正南坊。清后演变为鹞儿胡同,名称沿用至今,巷名来历不详。巷内曾有平介、浮山、徽州诸会馆。其中平介会馆为山西省平遥、介休两县在京商人合建,占地颇广,建筑宏伟,曾有戏楼。今戏楼已拆除。巷内均为居民住宅。

鹞儿胡同与板章胡同十字路口东南角,民国老楼。

鹞儿胡同41号门楼。门联“门庭清且吉,家道泰而昌”。

鹞儿胡同5号四合院,挂牌保护院落。
清末时建立警察制度,外城巡警厅设在鹞儿胡同5号。其前身为清代都察院中城正指挥衙门,民国时期为市警察局侦缉总队队址,解放后改为公安部门的家属宿舍。

鹞儿胡同37号四合院。

板章胡同

板章胡同,位于宣武区东部,天桥街道办事处辖域北部,珠市口西大街以南,东西走向,略偏南。东起留学路,西至板章路,长100米,宽4米。清时称板章胡同,巷名沿用至今。胡同内原有宜分万、安溪、同安诸会馆。安溪会馆前身为清康熙进士、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宅。李为福建安溪人,死后将其宅捐为会馆。现巷内均为居民住宅。


北京风雷京剧团



板章胡同13号

板章胡同13号

板章胡同13号入口。

板章路商住楼

板章路商住楼。
板章路。位于宣武区东部,天桥街道办事处辖域北部,珠市口西大街以南,南北走向。北起珠市口西大街,南至香厂路,东侧与板章胡同、华康里相交,西侧与大保吉巷、双五胡同相交,长100米,宽6米。清时此处即名板章路,一直沿用至今。胡同内均为居民住宅。
板章路因为附近的板章胡同而得名,从现在路两边的老建筑上,依然能够想象当年的繁华与喧闹。

板章路商住楼,有三个院门,门牌号分别是板章路13号、17号、23号。

板章路13号

板章路13号内景。

板章路17号

板章路17号内景

板章路23号

板章路23号内景

板章路商住楼
华康里

华康里。位于原宣武区东部,天桥街道办事处辖域北部,其主干路为南北走向。西北起自板章路,南至华严路,长87米,宽3米。1949年前此处原名为平康里,据称平康里多为乐户人家所僦居。1930年至1949年,北平街巷图均为“华康里”,名称沿用至今。

华康里自清末民初始即建有比较整齐的房屋。在华康里南口处有一座两层楼高的南门,砖瓦整齐,玻璃窗户,在当时确为格局形式新颖的建筑。正门对面的北墙有一雕花影壁,为华康里增色。这里原有妓院,后以民居为主。

华康里


华康里内景

走出华康里

华康里前私搭出小房。

华康里前一间私搭出小房门上钉的门牌华严路13号

华康里
华严路。位于原宣武区东部,天桥街道办事处辖域北部,珠市口西大街以南,香厂路北侧,东西走向。东起仁寿路,西至万明路,南侧与香厂路相通,北侧与照阳胡同、红光胡同、双五胡同、板章路、正阳胡同相交,长210米,宽9米。明清时曾名花园路,据说有一位甄姓的大官僚在此路东口居住,人称甄家花园,故街名花园路。1915年官方统一划定经纬时定名为华严路,沿用至今。还有说法,华严路是因为此地原有华严寺而得名。
香厂路

香厂路东口,邻留学路。
香厂路,位于宣武区东南部,天桥街道办事处辖域北部,永安路北侧,东西走向。东起留学路,西至阡儿胡同,南侧与华仁路、仁寿路相交,长605米,宽9.5米。明清时期,胡同附近为低洼之地,称为香厂,传说是由于此地多有制香贩香者而得名。所谓“香厂”实际上是“臭厂”,因附近有大量皮毛业作坊,每日洗皮子的臭水到处横流,直抵先农坛北侧明渠之内。

民国初年,市政当局在香厂地区进行开发建设,共规划建设14条大路,香厂路是其中之一。先农坛北侧的明渠改为暗沟,定名为永安路。香厂路两侧新的建筑逐渐增多,其中万明路与香厂路交叉路口的新世界游乐场建于1916年前后。新世界游乐场民国初期曾繁华一时,后停业。解放后一度为市工商联所用,后又改为建工医院。而后宣武区教育局、万明路中学分校(今北纬路中学前身)、香厂路小学和天桥街道办事处等单位曾先后在此楼办公。20世纪80年代,此楼被拆除,改建为居民大楼。1980年香厂路拓宽为大街。

香厂路
过去宽阔的马路,今天走在这里已经是显得拥挤与狭窄,岁月已经将曾经的繁华与荣耀洗涤的没有一丝踪影。

香厂路19号

香厂路

香厂路与仁寿路口东南角,新市区泰安里,民国初期建立起的北京城里的上海老弄堂。

香厂路与仁寿路口西北角,仁民医院旧址。
1915年京都市政公所在香厂路建立仁民医院,1916年11月开诊,因房屋纠纷于1917年5月停诊,于是暂时借外城官医院和西医诊察所开诊。
仁寿路

仁寿路上的一个大院。仁寿路因仁寿寺得名。
仁寿路,位于宣武区(今属西城区)东部,天桥街道办事处辖域北部,永安路北侧,南北走向。北起华严路,南至永安路,东西两侧均与香厂路、仁民路相交,长210米,宽9.5米。明时此地有仁寿寺,为元代显德庙遗址。明万历元年(1573年)四月,由仁圣太后出资,司礼监冯保重建。5年后建成,赐名为仁寿寺。清乾隆年间又重修。民国初年,市政当局在香厂地区进行开发建设,共开辟了14条马路,此路为其中之一,因仁寿寺在路旁,故定名仁寿路。该路南段曾名赵家井,后改为崔家井,民国初年也并入仁寿路。解放后仁寿寺尚存,但已破败,为清洁队占用,后修建邮局大楼时被拆除。1965年又将附近的泰安里、大森里并入,巷名沿用至今。大森里是民国初年在香厂地区进行开发建设时新建的街巷,巷内娼寮妓院居多,特别是日伪时期,更是日军随军妓院的处所。抗日战争胜利后,大森里改作他用,解放后为农机部招待所,旧有建筑早已拆除。

院内景象


华仁路。位于宣武区东部,天桥街道办事处辖域西北部,永安路北侧,南北走向。南起永安路,北至华严路,东侧与仁民路相交,西侧分别与新声胡同、仁民路、香厂南胡同相交,长108米,宽5.5米。华仁路形成于1915年。因此路北有华严路,中间有仁民路,故定名为华仁路,沿用至今。1949年后,华仁路南侧建起光明日报社宿舍大楼及房管所大楼,东西两侧也相继建成机关礼堂、宿舍等。
华仁路因为在华严路和仁民路之间而得名。

华仁路4号

华仁路与香厂路东北角的一座民国二层楼。

这座民国建筑其中的一个楼门,挂牌香厂路7号。
照片拍摄于2014年9月、10月,介绍文字整理自网络。
历史介绍:民国初年香厂地区
1914年,北洋政府成立京都市政公所,进行市政建设,开辟“模范市区”,又叫“新市区”。香厂一带的空地和胡同,就成为开发“新市区”的落脚点。在这一地区先后开辟纵横经纬十四条马路,将土地招商投标承租,一时租地盖房者甚为踊跃,建筑了很多西式楼房,并在万明路与香厂路交叉路口———园盘中心,设立北京最早的交通警察岗和电灯柱。
市政公所决定建设香厂一带之后,立刻修建了香厂路、华严路、永安路、大川路、留学路、永定路、虎坊路、阡儿路等14条马路,这几条马路现在也是主要的干线。
万明路因为万明寺而得名,就是元朝的水浙庵,明朝的万历年间重修,改称万明寺。民国时期拆除,改为万明路。万明路与香厂路交界东侧为新世界游艺园。新世界游艺园为曹锟的四姨太太等人出资,完全仿造上海大世界的布局,由英国包工包料,建筑的外形像一条轮船。经营也是入园一次购票,进门后随意玩耍,票价为30枚铜圆。
新世界的斜对面是著名的东方饭店,当时为三层楼,它的北侧应该是已经消失的宝吉路,现在那里至今还遗留的一些二层楼的民居,多为那个时代的建筑。据记载万明路上还有乡村饭店和新丰楼等,现已无遗迹。北京最早的出租汽车公司——小小汽车行,也在此。
从新型的住宅区和新型的公共建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北京建筑受西方建筑影响的痕迹,除了香厂地区,还有北京饭店、前门火车站等,聘请西方的城市设计师,购买汽压机、汽碾等先进工程机器,使用它们铺设街道,进行城市建设。
当时香厂地区被誉为“模范市区”,现在虽然已经过去90余年,但无论是从城市建设还是市场开发的角度上,香厂地区的改造与建设仍然不失为北京城市建设历史上一个有着独特价值的标本。
当时的北洋政府还翻修了宣武门到正阳门、还有前门大街、西珠市口一带的马路,这原来是宣统二年(1910年)的计划,开辟香厂地区,是继续了清朝末年的市政思路,同时还带动了南城周边地区的市政建设。香厂地区的建设,大约进行了4年,不仅铺装了地面,修整了便道,安装了新的马路牙子,两侧的新式建筑也相继建成。
1917年香厂路和万明路交界处建起了四层的新世界商场,模仿上海大世界游艺场的做法,成为当时西方文明的象征,轰动了北京,香厂路一带车水马龙,游人如织。
1918年在现在的友谊医院的位置上建起了城南游艺园,香厂路一带迎来了它最辉煌的时期,一时间成为北京首先引进西方文明的地区。附近开起了西菜馆和百货商场,每天晚上都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
1927年北伐战争结束,国民政府南迁,香厂新市区的开发也就有头无尾地不了了之,从此成为一条安静的马路,而关于它曾经是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引进西方文明的桥头堡的典故便被人们慢慢忘却。
香厂新市区曾经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如老新世界商场、仁民医院都在上世纪80年代被拆毁,同时消失的还有万明路和香厂路交叉口处的中心广场。目前,香厂地区现存民国时期建筑10处,包括区级文保单位2处、普查登记在册文物2处,其他未登录历史建筑6处。其中,东方饭店是目前香厂地区仅存的保存原有名称和业态的民国公建,泰安里则是北京唯一采用上海里弄风格的建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