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2014-06-18 08:08:08)
标签:

昌平沙河

巩华城

沙河北大桥

拱京门

明皇行宫

分类: 皇城遗韵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的南门楼。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尚存东、南、西、北四座门楼。瓮城保存完整。东、南、西门楼为从城外进出瓮城的出入口,配有闸门。南门楼面向城外的南面拱门之上,嵌有汉白玉“扶京门”匾额。北门楼是从瓮城进出巩华城城内的出入口,设有三个门洞。北门楼面向瓮城里的南面拱门之上,嵌有汉白玉“巩华城”匾额。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南门楼面向城外的南面拱门之上,嵌有汉白玉“扶京门”匾额。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扶京门”匾额。字体已经模糊。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扶京门东南角城墙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扶京门东城墙。已部分修复。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扶京门东门楼的东面,面向城外。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扶京门东北角,修复后的新城墙,夯土,老城墙。整个扶京门保存的较为完整,城墙高达9米,内夯黄土,外以青砖包砌。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扶京门北门楼北面,面向城里。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巩华城的四座城门中,南门扶京门保存得最为完整。扶京门是整个巩华城的正门,皇帝出入巩华城必经此门。此门形制的特殊之处,在于城门设有三洞,南部并有瓮城。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向南,回南门楼。扶京门东南角城墙。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南门楼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从南门楼到西门楼间的城墙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城墙尚在修复中。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论制造工艺、结实程度,今人造的新城砖要远逊于已使用了500多年的老城砖。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巩华城扶京门西门楼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寂静的巩华城,傲立在废墟瓦砾中。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巩华城。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城平面呈方形。辟四门,皆有瓮城。“巩华城”匾额嵌于南门瓮城内墙。东、西、南、北四城门门洞上分别嵌以刻有“镇辽”、“威漠”、“扶京”、“展思”的匾额。城内重兵驻守,南护神京,北卫帝陵,成为京北重镇。清代巩华城逐渐冷落。现存四个城门洞、瓮城及部分边墙。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这是我们不忘的记忆,回味明朝。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扶京门西门楼西面。解放后,扶京门瓮城曾被北京第五肉联厂占用多年。现在西门楼残存的老式木门应是北京第五肉联厂占用时修建的。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门洞墙上的门杠插槽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高大的拱门洞顶上,千斤闸闸槽。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千斤闸的闸槽,下半截填上了砖块。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闸槽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从西门楼进入瓮城。站在西门楼门洞中,远看瓮城里,与西门楼相对的东门楼。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白杨十字巷,北夹湖沟道。
不见吴时人,空生唐年草。
天地有反覆,宫城尽倾倒。
六帝馀古丘,樵苏泣遗老。

——唐·李白《金陵白杨十字巷》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北门楼西侧复建的火神庙。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扶京门的北门楼,巩华城的主门。巩华城这种主门三洞且带有三座闸门的城门形制在北京的城防建筑中是极为罕见的,和巩华城在皇家眼中的特殊地位是相一致的。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扶京门正门之上嵌有汉白玉匾额,上书“巩华城”三字。这块匾额与巩华城四座城门匾额,均为明朝嘉靖时期的权臣严嵩手书。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巩华城”匾额,字型模糊。附近居民说,晚上,拿手电筒照着看,能看清匾额上的字。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正门中间门洞里的水泥构件。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傍边门洞中的水泥构件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巩华城的正门瓮城——扶京门,俗称大南门,雄伟壮观,其建筑制式和北京城的正阳门相仿,为明代皇帝出入巩华城的必经之路。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瓮城里,东门楼。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东门楼门洞。也看到了千斤闸槽。扶京门瓮城东西南各出一座闸门,门内设有千斤闸,上为闸楼,千斤闸沟槽部位保存得十分完整,榫卯处清晰可见。城门上应原有闸楼。闸楼早无踪迹。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东门楼北侧,以前的房屋硬山墙留下的痕迹。这里应当原是明清时期守备官兵的营房。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瓮城里,南门楼。

       瓮城里码放着几堆老城砖。探访巩华城时,整个拱京门处在修复中,因为后续资金没到,工程停工。500多年前的巩华城建设工程是精品工程,如今的修复工程断断续续。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1985年10月,当时的昌平县人民政府在扶京门、展思门、镇辽门、威漠门这4座城门前分别竖立了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如今,“巩华城扶京门”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倒在瓦砾杂草之上中。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如今可出入扶京门瓮城的西门楼,门楼东面,面向瓮城里。以上照片摄于2013年10月11日。

       2013年秋探访巩华城。博文于2014年6月发布时,从媒体得到消息,巩华城几个瓮城门楼已搭起了脚手架,处在大规模修复中。但愿古城能被修旧如旧。可以肯定的是,古城破败中的沧桑以后是见不到了。

 

巩华城遗址保护规划

巩华城,南门“扶京门”——北京昌平沙河,明皇行宫遗迹寻踪
       巩华城项目规划图,来自昌平区沙河巩华城及北区土地一级开发指挥部网站,大约在2010年发布。图中,左边的河是北沙河,右边的河是南沙河,之间是四四方方的巩华城,现在仅存四座瓮城。靠近南沙河的是扶京门,靠近北沙河的是展思门,靠近高架路的是威漠门。图中跨越北沙河的桥就是沙河北大桥即朝宗桥,旁边是京藏高速路高架桥。图中两桥位置与实际不符,京藏高速路高架桥实际紧邻朝宗桥的东面。如今的巩华城中大多是拆迁后的废墟,周边尚未建起图中所示的高楼大厦。

       来自媒体的消息。北京市文委与昌平区文化委共同启动巩华城大修项目,大修共分3期,第一期主要是对4个瓮城进行抢救性维修,首先要去除一些影响墙体安全的树木等,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7月份完工。随后还将进行至少两期的维修,维修将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未来,巩华城将是沙河新城和昌平科技商务区的核心景观。

      按照巩华城遗址保护规划,昌平将在巩华城遗址重点建设“明城”,构建继杭州“宋城”之后国内第二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内容的旅游、度假、休闲圣地,从而形成南有“宋城”、北有“明城”的格局。

    “明城”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参考古代皇家行宫建筑形制,按照五星级酒店内饰标准,修建“大明行宫”娱乐体验基地;依托旅游资源,建设明代风格的休闲街区;按照郑和出海所用船只技术标准,原比例复制,建设宝船主题文化乐园;以餐饮、娱乐、文化展示等为特色,建设海风园及巩华文化交流中心。

       根据正在编制的十三陵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巩华城将作为“明城”项目建设地,项目定位为文化标志符号、文化娱乐中心和文化交流平台,即通过文物修复与景观环境塑造,再现巩华城的历史风貌与古韵神采,形成十三陵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文化标志符号,同时利用巩华城的文化特质、景观优势以及十三陵景区丰富的游客资源,引入文艺表演、娱乐休闲、特色餐饮等服务内容,将巩华城打造成为大十三陵明文化主题旅游的核心节点。

     下一篇博文介绍朝宗桥,那座位于巩华城外西北不远处,几乎与巩华城同时建造起来,同样拥有500多年历史,今日依然车流滚滚的古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