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8日圣帕布吉午课
(2022-03-27 07:50:33)分类: 教导与实践 |
2022年1月18日圣帕布吉午课
圣地温达文达姆 茹阿妲昆佳
《圣巴克提维诺德·塔库教导的财富》
前面我们聆听到:经典解释了自发奉爱的一些灵修程序,但实际上,茹阿嘎努嘎巴克提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爱,就像磁铁石吸引磁铁一样,实际上不需要萨达纳,只需要是铁就行了,就会被磁石所吸引。
普通人在物质世界有很多依恋和爱,他依恋谁,就会获得谁的品质,互相之间就会有吸引,会有一些很强烈的、破不了的关系。所以,茹阿嘎努嘎巴克提--自发奉爱中,如果基瓦跟主有这么好的关系(基瓦本来就是主的一部分),一旦唤醒这种关系,就很强大。如果你这个铁是锈的,就不受磁石吸引。但只要把锈去掉,这个吸引就是自然的,而且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吸引。
所以,茹阿嘎努嘎巴克提--自发奉爱,这种爱投在物质世界时,比铁锈还厉害,会完全毁掉你,但我们无法拿掉这种爱,就要去洁净他。所以,玛哈帕布说:清洁心灵之镜。如果你的心灵是干净的,心念是干净的,你把物质的东西全抛到空中,地心引力也会把它引下来。同样,基瓦的天性也是与生俱来的,他的任何行为或东西,只要转化一下,(就会跟主建立关系)。他们在动物、人类、各种鸟雀之间,轮着投生,他们跟这个连接很紧密,但这不是永恒的,而是短暂的投生境况。
因为基瓦没有得到什么东西,所以到处转。如果内心洁净了,对主有皈依,向他祈祷。像孩子哭求,他们不知道什么语言,只是知道哭,但所有人都会过来帮助他;哪里没有风,很热,风就会从别处过来,清凉这个地方;自发奉爱中你要明白一点,就是基瓦跟神的关系是存在的,而且不是一天两天、一世两世的关系,你只要一再地祈祷,你就会靠近他,那时就不会再是断掉、破裂的关系,只有越来越多的爱增长。
所以,程序是怎样的?爱的规则是怎样的?现在还无法解释、无法定义,这是一种永恒爱的关系,非常甜美的东西。而且改变了千千万万人,洗刷了这么多人,能把所有人供奉到主的足下。不要以为经典《博伽梵歌》、《博伽瓦谭》、《普茹阿纳》、《依提哈斯》、《罗摩央纳》没什么好处。你自己读,哎呀,我读这些经典有什么好处呢?不要这么想,想得到达玛,阿塔,卡玛,穆克沙,或者是财富健康,不是啊,也不是八部神通等等,经典不是为这些而生。
你只要触碰经典,自动地,你会变化,它具有一种点化力。比如说,我有愿望,想变得健康,想变得有钱,我就去做巴占,每天把《博伽梵歌》、《博伽瓦谭》、《罗摩衍纳》拿出来练习,但是你要明白:经典不仅给你健康和财富,妻子孩子什么的,或丈夫,或其他的对象,不是的,这些是短暂的。
至尊主首先要满足基瓦的欲望。就像苏达玛很穷的时候,给他很多钱,但实际上还不止于此呢,慢慢地,主给基瓦一些甜头之后,最后会给出最大的甜头,是祂的爱。但这个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把真东西给你。
茹阿嘎努嘎巴克提,可以快速清洁我们,甚至不需要很长时间,就给你一个位置。就像我们说,主会让你自由。祂说不用收费,这是祂的无缘仁慈。要给你其他东西的话,你就会远离祂。而且还要受点苦,那是神不喜悦的。因为基瓦本来就属于祂的一部分,不属于任何人的,祂就不喜欢那个人远离我。但基瓦就是到处跑啊:哦,我喜欢这个人,我喜欢这个东西。
一个人养了一只小猴子,就以为这个猴子能够成为他永恒的朋友。就像巴茹阿特王,养了一只小鹿,就觉得它永远会跟他在一起。你这样想只是自作多情,因为鹿有它自己的天性,别人也有他们自己的天性,他们的身体,他们的触碰,他们的享受欲望,他们是有他们自己的欲望的,他们喜欢让他们高兴的人。而你是一厢情愿,他不喜欢你,你怎么办?所以,主会把这些真相揭示给你,一切关系都是短暂的,都是改变的,不长的。而且这个人的心不安静,你怎么能够跟这个心不安静的人交朋友啊?这种人怎么做朋友啊?这不也是你一厢情愿吗?
如果一个人很洁净、纯粹,就像白布那样,你放什么颜色进去,它就会染上什么色调,脱不掉的那种。但是黑布,你染什么颜色都没用,就是黑颜色。但如果是洁净的,就显出来了。
主也是希望首先清洁基瓦。经典是萨斯陀,萨斯陀就是武器,像《奥义书》、《博伽梵歌》、《博伽瓦谭》等等,会让你很坚固,很认真,很自律。你说:哦,我软绵绵的,很柔弱。那做巴占是不可能的。软的、柔弱的东西,别人就会钻洞,待在那里。所以首先,是布茹阿玛布特--梵觉境界,你要是玛亚布特--玛亚状态的话,也不是,你要跟布茹阿玛布特(梵)在一起,臻达梵境,那时候你就永远是快乐的,不会有忧伤。
不仅如此,也不悲不伤,也没有欲望,对得失、好坏都无所谓,来来去去的一切,都是自然的。你觉得一切无常,自己的身体都不能与我长存,我还能想别的吗?快乐痛苦来来去去,疯狂、快乐、痛苦,那下一个呢?不用想也知道,不过是这些情况不断地轮转。而神要让我们坚强、认真,有稳定的信心,那时候活动才真正地开始,你就会看到众生都是平等的,会想:基瓦为什么会远离神呢?为什么要如此自作自受,忍受痛苦呢?这么多困扰、骚扰、烦恼,怎么才能让基瓦靠近神呢?那时候你就会给他经典:哦,你也读吧,你也听一听,你也追随吧,你也向主祈求吧。你会洁净,你会免于这些烦恼。然后你会靠近神,你会很喜悦。
不然的话这个人会很脏,他肯定喜欢脏的地方啊。比如,愚昧属性的人就喜欢愚昧属性的东西,善良属性的人会倾向于善良属性的东西和环境,激情属性的人喜欢激情的东西。
但是尼衮(超物质属性)怎么去亲近呢?你要阅读经典。不想读《韦达经》、《奥义书》、《博伽梵歌》、《博伽瓦谭》,那就读《往事书》(普冉那)吧。普冉那是故事书,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
比如说:有一个老鼠,它特别饿,要到庙里吃一点东西。后来看到这里什么都没有。它觉得很多人都会给庙里的神像供奉东西,神是我的父亲,祂会吃甜品,祂会有很多饼干,祂家里有很多东西。这只老鼠觉得这是它父亲的家,我要去那里。但它来到庙里,看到这里啥都没有,没有找到吃的,只看到一个酥油灯芯点着,它来到那里,闻到酥油的香气,觉得特别美味,就去喝这个酥油,结果灯芯的火把老鼠的胡须点着了,然后点燃它的毛发,它整个就在颤抖,想:这可怎么办呢?它就在那里绕着转圈,最后被烧死了。神说:你给我做阿提灯仪呢,下辈子给你一个好的出生吧。比如说一个国王的身体,出生在帝王之家。
这些故事、历史,普通人都很喜欢。说:好吧,你就读《普冉那》吧,读不了《博伽瓦谭》、《博伽梵歌》、《韦达经》、《奥义书》,那就读往事书《普冉那》吧,去聆听这些。因为里面有好多故事,数以千计的故事,像故事海一样汇聚在一起。你会很有兴趣去读这些故事。
只要读了,只要触碰这些书,吸取了这些故事,自然你就变得洁净。就像雨季,下了这么多雨,到处都是水,脏东西通过雨水被冲刷到了地上,汇聚在池塘、河流或大海里面,秋季,雨季结束之后,那水就特别清澈,秋高气爽。因为所有的脏东西都是存在云层中的,现在下了雨,脏的东西就下来了。
基瓦或上、或下、或无论去哪里,都是没办法洁净自己的。那怎么能洁净自己呢?要不时地去亲近萨杜、亲近经典萨斯陀,这样就会变得洁净,之后就会有品味了。所以维亚萨戴瓦把《普冉纳》往世书、历史书做了划分,说:好吧,你灵性上这么强壮了,就别只阅读往世书,要读韦达维丹塔,但实际上目的是两样吗?不是啊。这些经典的目的都是一样,一个人就算是听了一个故事,一辈子能奉行,那也就够了,他就会变得有力量、很强壮。
一个人学习韦达经-苏陀,很多经典、很多祈祷文,他也会变得强壮,这是有可能的。但要认真,态度认真的话是可以的,如果我们能够如法实践的话。就像当时玛哈帕布去南印度的时候,发现在卡维利河边,有很多人来沐浴。这是一条很大的河,他们在这里自我净化,念诵韦达经,供奉提兰佳丽,再念嘎亚垂在桑迪央。玛哈帕布去到卡维利河边时候,发现有一个人拿出《博伽梵歌》在念,但他根本不识字,只是打开,一页一页地翻,看着看着就哭了。
你问他:读什么呢?
他不知道啊,就在那哭。
玛哈帕布问:你为什么哭?你读了啥,你都看了什么?
他说:我什么都不懂,是我的古茹玛哈拉杰叫我读《博伽梵歌》,但是我不识字,什么都不知道,只能沐浴后坐在这里,一页页翻开。
问:那你为什么哭啊?
他说:我只是把书打开,这是我古茹的命令,我发现阿尔诸那坐下来接受奎师那的教导,非常好的教导,我觉得奎师那很爱阿尔诸那,什么时候我能够得到奎师那的这种恩宠,他能用爱照顾我,给我教导,总是把我留在身边,祂是神啊,但是祂在驾着马车,非常仁慈,而且还给出指导,照顾着阿尔诸那。什么时候我才能有这一天呢?
如果潘迪特读这诗节,不想着奎师那,也不想阿尔诸那,奎师那会照顾我什么的,不想这些,怎么能靠近奎师那?他不会这样想:哦,我是孤儿,没有人照顾我,我没有脑子。当然这个文盲婆罗门不识字,只是因为古茹的命令,恭敬地、认真地打开这部经典,奎师那阿尔诸那就给他达善:怎么样成为我的人。玛哈帕布说,你读《博伽梵歌》是一流的,你有资格。
如果只是言语的意思是不够的。但是这言语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呈现出这些话来?怎么能够对我有帮助呀?要参透这个意思。所以,为什么读任何经典前,都首先要顶拜,恭敬经典,然后打开,谢谢,这时经典的斯如帕--本来形像就会给你达善,斯瓦如帕达善,瓦斯图达善,瓦斯塔瓦斯图达善。所以,圣斯瓦米·帕布帕德写了《博伽梵歌原意》,你读了碰了这些书,恭敬了这些书,給塔的斯瓦如帕--本尊形像就会向你显现、给出达善。
所以,圣巴克提维诺德·塔库讲到,《博伽梵歌》十八章,有六章是关于卡玛--果报活动,但这个卡玛可不是个人的选择,自私的目的,是为了取悦至尊主。很多人都喜欢果报活动,有时候他很能干呀,可以工作,可以赚钱,有的人喜欢这个呀。他用钱可以买很多好东西,维系家庭等等,之后又想帮助一些好人善人,又给一些穷人,或是要给圣人做点布施等等,这样,他就可能会开放一个慈善中心,或是一个食物派发点。
巴克提维诺德·塔库说了,派发食物可能会有一个萨杜过来,或婆罗门、奉献者来,来接受这里的食物或水。但他并不知道这是因为服务了他们,才能有这么大的苏奎提。也就是说这个抓住了他,自动地改变他,净化他,但他都不知道我是怎么变洁净的。而且他的脑子很清,那是因为他给了布施。所以,他总生喜悦。这种快乐是无限的。冬天,他给出衣服,萨杜穿了,坐在那里唱诵圣名,然后去朝拜,你就有苏奎提了。
所以他说,如果你不能做巴克提、尤给,就做卡玛吧。卡玛尼是单数,是为了取悦神,它不是复数词,是个单数词。如果不知道神,认为:我总是帮助别人,高兴,才做事。当然这样的果报活动一开始也是好的,最后卡玛之后,他就会变得很洁净,辛勤工作,好像不知疲倦,因为得到了回报。就是有些苏奎提,有点好处,他就想着:我也去服务主。这样他就会去学习怎样服务神。
因为服务普通人是很简单,但是服务神不容易啊,你要去阅读经典。玛哈帕布说:哥楼奎师那,巴佳奎师那,克楼奎师那希克莎,不是波楼奎师那--唱诵奎师那圣名就行了。首先要唱诵奎师那圣名,然后是巴佳奎师那--服务奎师那,但不是只唱就够了。有人认为,我只要唱诵圣名就够了,不是啦。波楼奎师那是唱诵奎师那,然后巴佳奎师那是崇拜服务奎师那。怎么去服务祂、亲近祂,怎么才算有服务呢?
这些都是必须学习的,波楼奎师那和希克莎--在奎师那服务方面受训了,便有资格。所以对于基瓦来说,《博伽梵歌》很容易就给了这些教导,这是奎师那自己本人的教导。而这个教导,是给所有基瓦的。因为基瓦非常依恋这个物质世界、物质对象,又想要他们洁净,所有的基瓦都得到了帮助。
《博伽梵歌》有很多教导,但是最重要的是:你不要去追随其他人。有人把很多概念、训示给你,都是用他自己的资格和水平去理解的,但是这不够,因为生物体是特别小的,而且他们的概念既不完整,又有污染。而且又喜欢做,好为人师:我是古茹阿查尔亚,我是训练者。这些欲望总在增加,我是这个那个。但奎师那说,不要去追随任何人。为什么?因为他们不可能让你变得有资格。放下一切来到我这儿,我来教导你。
基瓦说:你在哪里啊?我怎么靠近你呢?我不认识你啊。我没有身份,你没想着我,你没看我,也没有呼唤我。
奎师那说:我无处不在,你只要在任何地方向我祈祷,在那里呼唤我,我是无处不在的。我并没有躲着你们呐,我也在你们心中,根本就没有远离你们。那你在哪里呢?
奎师那说:我在你们的心中啊,永远住在你们的心中,并没有远离你们啊。你看着我吧,想着我吧,追随我,你皈依我,我再给你很好的、非常秘密的建议吧。你会觉悟,会有一种感觉。
有人说:哦,我没有时间,有时间也是用来服务自己的身体,怎么舍得服务您呢?
衪说:你没有时间,就顶拜我一次吧,这也就够了。
他说:但是就这么一点,我也忘记顶拜了。如果我顶拜了您以后,身上的衣服就脏了。有好多人都尊敬我,我能在所有人面前顶拜您吗?能在街上顶拜吗?
衪说:神无所不在,在街上,在圣名中,在水里,在空气里面。
他说:但我在服务,怎么去顶拜呢?
奎师那给阿尔诸那训示:基瓦互相争斗,互相杀戮对方,这不是《博伽梵歌》的精华。你们在争抢什么?你觉得战场上很多人都是你的亲戚,但实际上,每个人都不属于你。他们是直接来伤害你的,而且他们注定要死,这些人很快就会死掉。谁属于你呀?是他们自己想跳到火里啊。
我只是为了保护你,来为你讲述这个真理。灵魂不会疲惫,不属于你。因为业报--卡玛,所以,灵魂可以到处跑。他们丧失身体后,因为业报,有人进入水中,有人进入火中,有人进入空中,有人得到长长的鼻子和大大的獠牙,有人是无手无脚的,只能到处滚,等等,各人因为各自的业报得到不同的形体。所以,基瓦只是在享受自己的业报之果。不要再看了,看灵魂吧,灵魂才是我的一部分,跟我在一起。我跟你在一起,但你没有跟我在一起啊,你远离了我,但我总是跟你在一起的。你要追随我。
圣巴克提维诺德·塔库在这里慢慢地问出来这个问题。
如果不能追随《博伽梵歌》,就看《韦达经》、《施茹提经》、《普冉那》、《潘查茹阿特茹阿》,这些伟大的玛哈将--伟大人物写的经典,你也可以读或聆听,试着去追随,就算一辈子只是看到一行两行教导也可以啊。
所以,奎师那可以说是只给了一个教导:放弃一切宗教,只是皈依我,想着我,崇拜我,顶拜我。
经典可以说是祝福者,他会安排你周围的环境和一切。所以,奎师那把经典教导的甘露、精华放在《博伽梵歌》中,只要你读了,或教任何人说:你不要做驴子,要品尝你背的东西,要实践《博伽梵歌》的教导,要试着去做一点。
所以,维亚萨戴瓦小心翼翼地编撰了韦达经、韦丹塔、普冉那经、往事书等,对初级奉献者来说。
他叫甘内什:你帮我写本书吧。
他说:半神人都尊重我,我怎么就变成了你的便携书籍会员了呢?
但是拿拉央给了维亚萨这个命令,甘内什就想:如果我违抗神的命令也不行呀!于是他答应说:好吧,但我有个条件,我写字的时候你不要停,你停下来我就不写了。
维亚萨戴说:好,我也有个条件,我告诉你的任何东西,你要明白、觉悟后再写下来,否则就别写。
所以有时候维亚萨戴讲得很快、很久,他会在讲一个故事之后,给出很多诗节。甘内什就挠着脑袋没有想明白,因为之前象鼻神--甘内什很漂亮,但因为犯错,头被砍了一次,头没了,就把一个大象的头砍下来,跟他的身体连在一起,所以他变成了大象头。现在他说:我试着明白,明白之后再做询问。
维亚萨戴给所有人做了心意修改。维亚萨戴维讲到经典--萨斯陀不是句、词这些东西,怎么觉悟呢?去实践吧,只有通过皈依,才能够得到。
韦达经、韦丹塔、终极韦达,这些经典的追随者,像巴拉沙,阿斯垂,维希斯塔,亚嘎瓦卡等很多大的圣哲,他们都是通过信心来实践的,并且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全部觉悟了,一切都变得有利于神的服务,跟神建立了关系,进行了达善,这样玛亚就不会扰动他,这一辈子就不浪费了。反过来,玛亚戴维就罚你,玛亚戴维的爪牙很坏的。
在《博伽梵歌》中拿拉达瑞希讲到一个故事,他说:玛哈拉杰,之前找你的女人都是年轻的,但是50岁之后,会有一个老女人找你,没有牙齿,只剩下牙龈,脖子很短,肚子很大,脚就像骷髅。
她说:你要娶我呀。
拿拉达说:我不喜欢你啊。
她说:我要抓住你,强行嫁给你。
拿拉达说:那怎么行呀!你怎么能这样?
她说:我有很多卫兵,我会对你发起攻击,咳痰,发高烧。首先要抓你,让你发烧,让你吃药也不起作用。然后她又派了很多其他兵,让他的身上开始痛,这里痛,那里痛。肚子里只有一些糟糠,这些病毒进去,把你的营养都吃了。
最后他努力争斗,但是这个老女人强行拥抱了他。把他所有的身体都占据了,所有的一切都毁了,现在他把你变成鬼一样的人,就是把你所有的能量都偷走了。
拿拉达说:我做巴占巴提,你不要来找我啊。
如果你跟神在一起,玛亚就不来。你不跟神在一起,就总是在玛亚戴薇那里,玛亚戴薇有好多好多把戏。很多故事都涉及到这个,这个老女人就是老年。
任何人有信心就能靠近主。所以维亚萨戴瓦就告诉了基瓦怎么去修行,这辈子怎么奉行,他把这个程序给出来,一个是普通的阿刷纳瓦纳,一个是戴薇瓦纳刷达姆。有人说:我是高级的,你是低级的,但是灵魂没有这个身份差异。他是梵,至尊梵,基瓦从灵魂的角度来说都是婆罗门,但如果远离了神,你就是庶陀;追随了神,你就是婆罗门。因为你是布茹阿曼的一部份。没有追随神的人实际上就是庶陀,没有出生阶层来保护你。所以趋向神就不会受苦。
巴克提维诺达·塔库讲到:怎么帮助祖先、或者未来到来的家人等等,首先你自己要实践,《博伽梵歌》、《博伽瓦谭》、普冉那、《韦达经》,会有很多喜悦。任何的后代子孙,要是没有人追随外士纳瓦达玛、巴克提的话,那些父亲、母亲、祖父母、祖先,就不会洁净。就像尼星哈戴瓦对帕拉达玛哈拉杰说:你祖先二十一代都会洁净,都会快乐,你不用担心。因为自然地,人们就会想着自己的子孙后代:哇,这是个外士纳瓦奉献者啊,我们家的后代中出来了个奉献者。
所以达玛萨斯陀,有很大的甘露在里面,这个甘露是无限的,不会穷尽的那种。如果一个人追随了,就会得到,甚至不用你给。而且是不用给价钱的,是用爱、尊敬,你只要记住就行了。就像你铭记帕布帕德,还有六哥斯瓦米等等,就够了,你只要记着他们、铭记他们,所有的好处就来了,所有的力量也来了。
他们如果打开门,给出来就行了。有时他们都不用打开门,你只要祈求他们,向他们祈祷,你要的话他自动就给你,这就是巴克提。那么其他程序还需要做很多苦行,很多萨达那,像瑜伽是需要很多萨达那的,需要去练习啊,但巴克提不需要,巴克提是需要皈依、信心,就像你去到他那里,什么都不懂也不行,那萨达那怎么做呢?我要去到六哥斯瓦米那里向他们祈祷,我要到奉献者那里,所有的巴克塔那里,或去神像那里、圣地那里,这就够了,自动地,一切都会来。
所以,巴克提维诺达·塔库说:这些是很容易的。
好明天我们再继续,哈瑞奎师那!
前一篇:2022年1月17日圣帕布吉午课
后一篇:2022年1月20日圣帕布吉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