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跑》教学设计
(2017-06-05 16:27:56)(四年级体育)《障碍跑》教学设计
袁蓓
一.指导思想
二、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构思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重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以及钻、跨、爬过障碍物的奔跑能力,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性、反应速度和协调素质。激发学生对跑的兴趣.改进跑的动作,同时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培养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增强学生的腿部力量,发展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精神,使不同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起点和发展余地。促进学生的运动器官和心血管系统机能,同时在单双人和多人协同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在共同生活中学会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和作风。
教材分析
三、教材分析
《障碍跑》是小学水平二的跑的教材,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应以实践学习为主。这节课的重点是解决学生轻松钻、跨、爬跨过障碍物的能力。学习自主创新过障碍的方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树立必胜的信心,另外,筷子舞是我校大课间的舞蹈之一,国学操是我校校本教材之一,本课作为辅助教材,一是考虑到器材的一物多用,二是这个游戏既有趣味性,又有竞争性,深受学生喜爱,通过此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机智、灵活的素质,养成在集体活动中遵守规则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
中年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多表现为直接兴趣,他们年龄小,自控能力和认知能力均较差,但他们想象能力丰富,具有好玩、好动、好思考、勇于表现自己等特点。我校四年级共两个班,从课前了解情况看班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状况偏差。以爬滚钻、跨、绕为主的障碍跑动作虽然简单,但对于四年级的同学来说仍然有一定难的,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起来,激发练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五、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障碍跑的运动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设计出下列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趣味游戏的进行。让学生了解钻、跨、绕运动特点及锻炼价值
(2)技能目标:通过趣味游戏,使90%的学生能熟练掌握钻、跨、绕等过障碍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应激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障碍跑竞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加强同学间的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六、教学重难点
灵巧、协调地跨、钻、绕过单个障碍物,并能掌握过障碍物的正确方法。能灵活运用跨、钻、绕的方法连续过多个障碍物,并能做到动作准、速度快。
七、教学过程
过程 |
内容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组织形式与要求 |
准
备
部
分 |
1、整队查人数 2、师生问好 3、提出本节课的要求 4、检查学生服装及其危险物品 5、安排见习生 |
1、学生站成四列横队 2、体育委员整队查人数 3、向老师问好 |
1、宣布本节课内容 2、询问学生身上是否带有坚硬的危险物品 3、安排见习生 |
学生站四列横队 ▲▲▲▲▲▲▲▲▲ ▲▲▲▲▲▲▲▲▲ ▲▲▲▲▲▲▲▲▲ ▲▲▲▲▲▲▲▲▲
要求: 1、活而不乱 2、精力集中,认真听 |
开
始
部
分 |
1、游戏—听哨音做动作 2、做身体专项活动 |
1、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跑动中注意安全 2、跟老师一起做身体专项活动 |
1、老师宣布游戏规则及注意事项,并强调游戏中注意自身安全 2、带领学生做身体专项活动 |
组织:围成圈 ▲ ▲ ▲ ▲
▲
▲
▲
▲
▲ 要求:积极参与注意安全 |
基
本
部
分
|
游戏1-猫抓老鼠 游戏规则:一部分学生充当柱子和山洞,一部分学生充当老鼠,一部分学生充当猫,游戏过程中老鼠不能离开柱子和山洞围城的区域,只能在区域中穿梭跑,在跑动过程不能撞到柱子,老鼠躲进山洞时,猫不能抓老鼠,老鼠每次进山洞呆的时间不能超过三秒,否则视为被抓住。 游戏2-过障碍接力 游戏规则:每个小组必须采用绕、钻、跨三种形式通过障碍 |
1、遵守游戏规则 2、积极参与游戏 |
1、宣布游戏规则及注意事项 2、让学生在游戏中注意安全 |
组织:分小组进行 图1:
▲
▲
▲
▲ ○○○○○ ☆☆☆☆☆☆☆☆ 图2:
▲
要求:在跑动过程中不要撞到障碍物,注意安全 |
结
束
部
分 |
1、放松活动 2、让见习生归队 3、归纳评价 3、宣布下课
|
1、和老师一起放松 2、自评、互评、小组评价 |
1、带领学生进行放松 2、引导学生小结评价 3、归纳总价 |
组织: 学生站四列横队 ▲▲▲▲▲▲▲▲▲ ▲▲▲▲▲▲▲▲▲ ▲▲▲▲▲▲▲▲▲ ▲▲▲▲▲▲▲▲▲ ▲
要求: 1、动作柔和舒展大方 2、身心放松 3、归纳评价以发现优点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