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我为什么认为可携带式智能终端,是继智能手机之外的又一个大生意?
1、智能手机的大量爆发,已证明了个人移动设备,在通话功能之外的更大价值。这些价值都可以在移动终端中体现。比如:个人行为产生的数据、O2O、LBS等。
2、智能手机是以通话这个Key需求,这项基础性功能,切入移动智能终端领域的;那么,是否存在移动智能终端的另一个切入点?
3、“另一个切入点”看似有了,就是个人护理、医疗、运动、健身。随着白领人口的急速膨胀,这一需求增长强劲。在智能手机终端之外,用户有了另 一个购买移动终端的理由,而不再是,把什么都集成在手机中。因为,手机的辐射影响健康,与上述切入点矛盾。也就是说,以上述作为切入点,并且不会被智能手 机吃掉的另一个并行移动终端产生了。
4、切入点,仅仅是打开市场的切入点,仅仅是让用户购买的Key理由,但不是全部。基于移动和智能的特性,它不仅能够解决上述切入点所解决的问题,当然还可以是个人行为产生的数据、O2O、LBS、应用商店等等。
5、商业模式怎么办?一个从微软离职回国创业做互联网社会化应用数据挖掘的小伙子有个大胆猜想:终端设备保本卖,以扩大用户规模,靠规模用户积 累的数据卖给第三方机构赚钱?俺认为,这比较符合做to B数据挖掘的人士思维,不过,个人护理、医疗这个切入点,本身就是很符合向用户端增值服务收费的类目,很容易培养to C直接应用收费的习惯。
6、为什么不是眼镜,而是手环?俺不太看好把Google Glass拿到国内来模仿。国内的互联网模式,如果你想要做大,想要做平台,就必须考虑规模。但眼镜这个东西,工艺较为复杂,涉及的用户体验门槛太高,成 本更是偏高,在“保护视力”、却又人人带眼镜的国度还要担心被315打压,很难规模化。但手环不同,成本至少比眼镜偏低,且亚洲人有佩戴手环作为饰品的习 惯,而没有一出门就戴太阳镜装逼的喜欢。此外,手环可以24小时不离身,全面监控个人的行为、健康、身体等数据,但眼镜你一天能戴几小时?
最后,智能终端已成为人类的一个细胞。现在就是占领细胞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