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新唐书和旧唐书的异同
一、旧唐书
1、旧唐书的修纂
后晋天福元年(941)二月诏修《唐书》,历4年,至开运二年(945)六月成。凡二百卷。刘昫时为宰相领职监修,故题为刘昫撰,实成于众人(张昭远、贾纬,赵熙等)之手。 修撰时间短,为宰相领修,杂抄旧史,史料芜秽,不复考订。故其书错漏、矛盾不少。该书起自高祖武德元年(618),止于哀帝天祐四年(907),凡记载共290年历史。
2、旧唐书史料之详实可信
以唐修《国史》为底本,参以武宗前历朝实录,及宣宗已来朝野史记。文宗以前十五朝多直接抄自唐国史、实录。武宗至哀帝部分据征集之日历、制敕册书、诸司吏牍及时人撰述纂成。《五代会要·前代史》「唐高祖至代宗已有纪、传,德宗以下亦存实录,武宗至济阴废帝(即哀宗)凡六代,唯有武宗实录一卷,余皆阙略。」
二、新唐书
1、新唐书之修纂
庆历四年(1044),宰相贾昌朝建议修《唐书》; 庆历五年,仁宗下诏开局重修; 嘉祐五年(1060)成书奏呈,历时17年。书成之日,仁宗下诏云,旧书不废与新书并行。
曾公亮《进唐书表》云:《旧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衰世之士,气力卑弱,言浅意陋,不足以起其文,而使明君贤臣,俊功伟烈,与夫昏虐贼乱、祸根罪首,皆不得暴其善恶以动人耳目,诚不可以垂劝戒,示久远。」
根据赵彦卫《云麓漫钞》:本朝修《唐书》,曾鲁公提举,欧阳公分修帝纪,宋祁公修列传,而志、表乃范镇、王畴、宋敏求、吕夏卿、刘羲叟分修。
2、新唐书的特色
曾公亮《进唐书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廿二史札记·新书立传独详处》:唐末诸臣各传,俱比旧书详数倍。《陔余丛考》「《新唐书》列传内所增事迹较旧书多二千余条。」
纪:《新唐书》删去旧书的十分之七,多为诰敕。
传:新书删去了旧书的60余传,却增加了300余传。又增《公主传》。
志:增仪卫、选举、兵志;扩天文志、历志; 「新志」囊括有唐一代史事。而《旧唐书·地理志》断至天宝十一载,《经籍志》止于开元时期。
表:《旧唐书》无表,《新唐书》增《宰相表》、《方镇表》、《宰相世系表》;
3、新书材料的取舍
《陔余丛考》「凡遇诏诰章疏四六行文者,必尽删之。」
《新唐书纠谬·序》新书多采小说而不精择,唐人小说类多虚诞。
(源自网络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