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星暹评论#【妙法金身去 正信存人心】

(2015-05-19 14:32:54)
标签:

杂谈

http://ww2/large/c11c6212gw1es9jrmgda7j20jg0czmxy.jpg正信存人心】" TITLE="#星暹评论#【妙法金身去 正信存人心】" />

妙法金身去

正信存人心

——大师留下的遗产不仅是佛牌

 

在整个大中华地区,龙婆坤大师(即銮抱坤,中国大陆通译“龙婆坤”)拥有着“无冕僧王”般的超高人气。对上座部佛教稍有涉猎者,无人不晓龙婆坤的法名。因此当大师圆寂的消息在上周六传遍泰国时,不仅身边的泰国人唏嘘不已,来自各国各地的华人同胞,同样深受震动。

21岁那年出家为僧,龙婆坤便始终以“神通法术”之学为专修对象,尤其在2535年之后,由于一系列“神迹”——诸如工厂女工佩戴佛牌在大火中死里逃生之类——的出现,使得龙婆坤的知名度瞬间暴涨。此后20年间,凡大师驻锡之地,皆少不了成群结队的信徒聚于门外,静候法音,苦盼福泽。皇室、政府、军队和各地商会也纷纷邀请龙婆坤大师督造佛牌,以至于法师之名,遍传东亚,凡是听说过“泰国佛牌”这种东西的人,一定知道龙婆坤。

神话的存在,绝非偶然。

在佛教史上,以“神通”之名传世者,虽不乏其人,但多属佛祖入灭之前那远古时代中缥缈的神话传说。及至当代,除藏地密宗之外,仍旧以法力咒持谶纬之道来嵌入佛教主流之中,大概除了泰国也少见别家了。然而,即便显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如果不去考虑那些无从考证的坊间传说,龙婆坤大师“走上巅峰”的奥妙,也谈不上费解——貌似迷离的神迹背后,不过是苍生为念的信念;左右逢源的圣坛之巅,不过是务实有效的作为。

在偶然事件造成轰动之后,龙婆坤没有迷失于名满天下的幻梦之中,而是清醒地把握住了机缘,利用“灵验佛牌”这一独一无二的法门,建立起了强大的融资能力,并将其毫不吝惜地将手中的金钱投入于社会公益之中,在政府干预能力羸弱的泰国社会现实面前,当仁不让地填补了世俗统治者所难以填补的空缺。

在无可替代的定位中,现实世界对他的敬意,被他转化成了对现实世界真诚的回报——唯如此,这个世界对他的敬意,才能源源不绝。这并非神迹,绝不难于理解,这样一个优秀的偶像,有谁不愿意去追随和爱戴,去歌颂与神话呢?

就像中国宋代的那位“开封府尹”,在真实的历史当中他不过只是一个耿直、孝顺、忠诚的地方官,唯一和“司法事务”有关的记载,不过是清查了一次被京城权贵私占的山林。即便如此,人民依旧歌颂他,追捧他,甚至神话他,将其推上千秋万代光芒不灭的圣坛,人民愿意爱戴那些热爱人民的智者,愿意将那些心存悲悯的灵魂推上金光四射的神坛,不过是为了,人间能多几个如此一般的“包青天”。

泰国佛教,在最近一段时间所遭遇的动乱,与龙婆坤大师的形象可谓相映成趣。诚然,沸沸扬扬的“法身寺风波”和后来的“伊沙拉大战佛教僧侣委员会”,多少沾染了一些政坛之争的背景,但曾经显赫的“世界最大佛寺”法身寺以及国家最高宗教管理机构“僧侣委”之所以走到如此狼狈的田地,其自身修为的放任不查,对金钱铜臭的染指和卷入,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龙婆坤从佛牌处得到的收益,比起空赞友联信用社来历不明的“捐款”来,只多不少。而龙婆坤能“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将它们化成公路、桥梁、医院、学校——甚至是对其他寺庙的捐助,有些人却不能。同是金钱,判若霄壤,什么样的心灵才会被时代所神话,镀上众口铄金的光环,配得上为前路漫漫的人民点燃一盏至少属于信仰的灯塔,在此一目了然。

永恒或者朽坏,无关神迹;伟大或者荒诞,一念之间。

 (岳汉)

 http://ww2/large/c11c6212gw1es9jsfegxnj20le0bydhd.jpg正信存人心】" TITLE="#星暹评论#【妙法金身去 正信存人心】"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