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肉毒杆菌的神话(二)
(2015-05-22 14:54:33)
标签:
育儿健康奶粉肉毒杆菌食品安全 |
分类: 健康 |
【蜂蜜中含有肉毒杆菌?】
是的 ,在天然蜂蜜中曾经检测出少量的肉毒杆菌。
至于原因,尚未在正式的文献报道中见到阐述,但是一般猜想是:土壤或者动物粪便中的肉毒杆菌污染了花朵,蜜蜂在采蜜的过程中将细菌带入蜂巢。而蜂蜜含有诸多活性物质,为了保持其活性,厂家在对采集完的蜂蜜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很少使用高温等措施,所以成品蜂蜜中可能会含有肉毒杆菌。
至于肉毒杆菌为什么在蜂蜜中不会形成芽孢,也没有释放毒素,这也是一个谜。但是可以肯定一点的是,对于成年人来说,蜂蜜中少量的肉毒杆菌对人体造不成什么伤害。
但是对于婴幼儿来说,肠道的保护屏障尚未完善,一旦肉毒杆菌或者芽孢侵入,很容易在体内“安顿”下来,产生毒素,导致宝宝中毒。
所以,1岁以内的婴儿不建议食用蜂蜜。
【肉毒杆菌也有可爱的一面】
肉毒素有其狰狞可怕的一面,也有可爱的一面。
肉毒素会阻断神经向肌肉发出的信号,使肌肉麻痹。正是利用这一点,在上个世纪50年代,医学界就将肉毒素用于治疗斜视、肌肉痉挛、肌肉亢进等疾病。而在1992年,肉毒素又被引入美容领域,将产生皱纹的肌肉麻痹,使皱纹消失,皮肤光滑,后来这一技术被迅速推广开来,至今依然被广大爱美人士使用。
鉴于肉毒素的毒性,注射肉毒杆菌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一旦操作失败,会将美容变毁容,后果很严重。
【温馨提示:乳饮料≠乳制品】
最后,提醒爸爸妈妈注意的是,文章开篇提到的多种乳饮料,即便没有被细菌污染,也不建议给孩子多喝。
通过包装上的配料表可以看出:乳制品(牛奶、酸奶)的主要成分就是牛奶,而乳饮料的成分是水、糖、牛奶以及香精、色素等各种添加剂勾兑而成。乳饮料的实质在于“饮料”而并非“乳”,其营养只有乳制品的1/3。长期大量喝乳饮料会给孩子带来龋齿、肥胖等困扰。
本文为“优恪网”特约稿,初次发表在:http://www.okoer.com/news/1149378968,转载请注明原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