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mw690/003xdiStgy6GIetClTTbd&690
前几天,广东一“英雄妈妈”产下14斤多的“巨大儿”,一时成为新闻,那么生这样一个“大胖小子”真的是“喜从天降”吗?这个宝宝的“巨大”是怎么炼成的呢?
接生的医生称,这位妈妈有“妊娠糖尿病”,这可能是导致宝宝“巨大”的原因。
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顾名思义,妊娠糖尿病就是妊娠期间的血糖持续高。有的是在怀孕前就患有糖尿病,有的则是由于怀孕后“进补”大发了,又缺乏运动,导致孕妇体重严重超出正常增长,体内血糖也持续升高。一般情况下,由于“进补”导致的妊娠糖尿病,生产后可以恢复正常。但是,也决不能因此就放任高糖,因为妊娠糖尿病会对孕妇和宝宝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妊娠糖尿病对孕妇的影响有哪些?
跟正常人的糖尿病会给人带来的副作用一样,糖尿病会伴随肥胖、高血压、骨质疏松、伤口不易愈合等,对于孕妇而言,糖尿病的危害会更大,有研究证明,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羊水过多发生率较非糖尿病孕妇高出10倍,而羊水过多又容易引起胎位异常、子宫收缩不好、导致早产等严重后果,由于伤口不愈合而导致感染的几率也会更大。
妈妈妊娠糖尿病对宝宝的影响会延及一生!
在孕早期血糖就很高的话,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流产停育率高。孕中期如果血糖高,则会影响胎儿发育,尤其是肺部发育受到影响,容易导致胎儿窒息。“巨大儿”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胎儿虽然体积大,但是骨架并不大,却是满月脸,背厚肩膀宽,如果采取自然生产,则容易发生“肩难产”,即头出了产道,但是肩膀却卡住了,这是非常危险的,可能会造成胎儿锁骨骨折,臂神经受损等后遗症。新闻中的这个宝宝,虽然是剖宫产,也是有“三名医生给拉出来”的,可见生产之困难。
“巨大”宝宝面临的不仅是胎儿期和生产时的风险,有研究证明,超重宝宝的肥胖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的宝宝,而肥胖又会带来一系列的发育问题,目前我国的“小胖墩”日益增加,有的是后天被喂养的,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出生就带了“肥胖基因”,这些孩子成年后罹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等慢性病的几率较高,生活质量也会随之下降。
http://s12/bmiddle/003xdiStgy6GIeNvqHQ5e&690
新闻中这个14斤的宝宝,比正常体重的宝宝重了一倍还多,但是细想一下,他的骨骼没有正常宝宝的2倍,内脏没有正常宝宝的2倍,血液体液总重也不会超过正常宝宝的2倍,,,,,,如此推算下来,只有脂肪,脂肪细胞的体积和数量都比正常的宝宝重2倍以上,才可能形成这样的体重。这些脂肪不仅不会给孩子带来好处,相反会对他弱小的内脏产生较大的负担。
爱孩子千万不要害了孩子,“大胖小子”也要适可而止!
孕期的妈妈要怎么样才能避免产生“巨大儿”呢?
其实,现在的准妈妈们很幸福,一旦发现怀孕,就可以去医院建档,全程接受医生的专业指导。但是很多家庭却不听医生建议,孕妇在“重点保护”下,吃的多,动的少,不仅自己肥胖,日后难以恢复体形,也给宝宝供应了较多的脂肪。其实,避免产生巨大儿不难:
1、适当控制体重。孕妇也要控制体重,这听起来比较不尽情理,但是在目前生活条件普遍比较好,孕妇营养非常容易过剩的今天,还是有必要做大力宣传的。在怀孕前,妈妈就要做好准备,因为孕期的体重增加与孕前的体重密切相关。如果孕前比较重,那么孕期增加的就少。具体来说,孕前正常的妈妈,整个孕期体重增加12kg(25斤)即可,孕中期开始,每周增加400g(8两);如果孕前妈妈就比较胖,超过标准体重的20%,那么整个孕期体重增加7kg-8kg(15斤),孕中期开始每周增加300g(6两)。
2、饮食以清淡为主,尤其是孕早期,妈妈胃口差,这时候宝宝对营养的需求不大,不需要大力进补。膳食宜清淡、可口,保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每天服用叶酸。孕中期适当增加一些营养,比如鱼、奶、瘦肉等,还要注意铁、钙的摄入。这个适当不是“无极限”,每天一袋奶(半斤)即可补充300mg的钙,动物全血、肝脏、瘦肉中含铁丰富,换着花样每天吃一点即可,同时注意Vc的摄入,因为Vc会促进铁、钙的吸收和利用。其实,孕期真的不需要大鱼大肉。
3、适当锻炼,当然剧烈运动和劳累是要避免的,孕妇要根据体重增长速度,调整饮食的同时,保持运动,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低强度锻炼,比如散步、做孕妇体操、孕妇瑜伽等,不仅有利于控制体重,还会增加胎盘的血液携氧量,有利于宝宝发育。
杨玉慧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新浪微博:@杨玉慧营养师
腾讯微博:@杨玉慧营养师
(本文系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