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赠李司空妓》

(2019-10-11 07:49:24)
标签:

杂谈

历史

文化

分类: 尘封记忆

唐代大诗人李绅,也就是那个写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人,他一直仰慕刘禹锡的诗名,在刘禹锡被贬在外20多年回到长安城之后,盛情邀请他到家中做客。

与此同时,他还特别安排了很多歌女在宴会上唱歌跳舞,用琵琶演唱当时的教坊名曲《杜韦娘》。

这样的酒席看起来就非常热闹,灯红柳绿,美酒佳人,轻歌曼舞。主人李绅昏昏欲醉,沉醉其中,非常高兴,但是刘禹锡却感到浑身不自在。因为他自己毕竟在外地被贬20多年来到长安城,心境一直非常低落。之前的老朋友基本上大多已经凋零,即便是他顶着诗豪的名气,也不得不有几分失落,有几分伤悲。尤其当他看到眼前这番景色的时候,内心更是有说不尽的感慨。

李绅请吃饭也不是白请的,提出的要求就是让刘禹锡现场写一首古诗。刘禹锡想了想,吟诵了一首《赠李司空妓》:

高髻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这首诗最经典的就在于后两句,“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李绅曾作过御史中丞,在当时被称为司空。这句说李司空见惯了这盛大排场,但是对刘禹锡自己来说,这样子的豪华盛宴并不习惯,也承受不起。

“高髻梳头宫样妆”写歌女的美貌,“春风一曲杜韦娘”写歌女的轻歌曼舞。“司空见惯浑闲事”,指明这一切司空都已经如平常一般了。但是对“江南刺史”刘禹锡来说,坐在这里不亚于如坐针毡,时时感觉到断肠之痛。

这首古诗很明显的把两个诗人的追求和兴趣都表现出来了,而且对比非常明显。李绅虽然写出著名的《悯农》,但是生活中依然爱好奢华;反倒是刘禹锡虽然仕途波折一生坎坷,但是得到了诗豪的名气。

这首古诗是司空见惯的出处,刘禹锡无心插柳,却成就一个经典成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