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文化图片历史 |
分类: 名家画语 |
http://s11/bmiddle/003xbMqbzy7a3JhpOk40c
Psyche与慈禧对话1996年63.5X45cm油画
http://s9/bmiddle/003xbMqbzy7a3JJ03rZc3
慈禧太后与psyche对话(2)
http://s2/bmiddle/003xbMqbzy7a3JMlyiL8b
慈禧太后与四个御医 1994年
http://s3/bmiddle/003xbMqbzy7a3K3RhDc4a
帘前捉虱图
http://s2/bmiddle/003xbMqbzy7a3Kp7kdpe7
有毒的蛋糕
http://s3/bmiddle/003xbMqbzy7a3KwGBxE6a
维多利亚的镜子
http://s3/bmiddle/003xbMqbzy7a3KAtpMC82
皇太后照镜
http://s7/bmiddle/003xbMqbzy7a3KE7EhT3d
挖耳图
http://s6/bmiddle/003xbMqbzy7a3KJNUpM66
簪花自赏 1997年142X76.3cm 油画
http://s14/bmiddle/003xbMqbzy7a3KQwsXr15
蒸汽与黄尘·2000年·水彩画
看黄中羊慈禧系列油画,不免让我们再回顾中国百多年来的历史。这些诸多重大事件,刊载诸般历史史籍上,但烙印在人们的心灵上的痕迹呢?黄中羊的油画,似乎透露著,记载著身为一位知识份子,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美—通过历史事件,再度以理性和感性,攀向精神领域,而近於人生价值的另一完成。
http://s10/bmiddle/003xbMqbzy7a3MPkxBgda
http://s7/bmiddle/003xbMqbzy7a3N09Fc3e7
http://s3/bmiddle/003xbMqbzy7a3LPbDgm4a
《皇太后照镜》
http://s14/bmiddle/003xbMqbzy7a3MkKYSEbc
《逝去的花》
http://s13/bmiddle/003xbMqbzy7a3M7auSF95
《两只猫》
http://s6/bmiddle/003xbMqbzy7a3LE31Ix15
《与猴共舞》
http://s6/bmiddle/003xbMqbzy7a3LtZyw818
http://s8/bmiddle/003xbMqbzy7a3LnZfd6d0
http://s11/bmiddle/003xbMqbzy7a3Ljz9kp0d
回顾中国的百年历史,鸦片战争的屈辱,交织著八国联军的毁灭性死亡,构成中国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无比深沉的“心理本体”而这一时代的心理本体,也会凝冻地呈现在艺术作品的感知层中。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凄凉之雾遍被华林”,所传达的人生意味不就是如此?!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心理折磨和苦难不也是透过艺术的形象,传达出深刻的人生意味吗?
http://s8/bmiddle/003xbMqbzy7a3LYpqaSe2
所以,虽说黄中羊是以历史为素材,以“慈禧”为艺术符号来创作。但黄中羊以一个艺术家的才能,要捕捉的不仅是时代的光影、事件的记述,而是以历史的理性内容,加诸予以“寓意”、“启发”,并以独特表现手法,创造出富有人生意味的作品。是的,也就是说这深刻的人生意味,让黄中羊远远地跳脱时下一般的写实作品。黄中羊年轻时在中国受过严格的写实训练,高强的写实功力,只是让他表达画中意念毫无阻碍。换句话说:写实是工具、是手段,画面呈现的深刻含意才是最引人入胜的。
也许人们在初看黄中羊《慈禧》系列作品,会会心一笑,但在会心一笑的後面,却是更深远的哲理咀嚼(如慈禧与灵魂女神)、更深沉的情欲冲突的回味(如两只猫、嫉妒),以及更深刻的爱与死的感受(逝去的花、慈禧与四个御医)。黄中羊不仅在画面的矛盾对峙中阐释了人生哲理,更为这一时代作出人类心灵的共同记忆。庐卡契说:“艺术是人类的一种记忆,是人类的自我意识”这说法是深刻的,但不也说明“美比历史更真实”吗?!
蒋勋教授在给一套美术丛书的总序中说得好“美学,以委屈隐晦的方式记录著一个民族精神的升沉起伏,一个民族在一百年的颓堕、徬徨,屍野遍地的嘶杀之後若能静下来,开始审视生命的美,可以重新在废墟上唱出美丽的诗歌,在凶暴血红的眼中有了柔和的泪光。这个民族便将要逐渐脱离苦难的年月,可以重新有了思考生命价值的能力,重新有了美的信仰,有了再造历史的生机罢!”
从某种角度来看,在中华民族“美的历程”中,黄中羊以慈禧为艺术符号,通过“历史”,又作出一次“美”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