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AI写作
(2023-07-09 09:55:20)
标签:
文化 |
也说AI写作
昨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一篇刊发在中国作家网上带有探索性的文章:《AI来了,作家会消失吗?》。文章开篇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AI(人工智能)产品的横穿出世,让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变革的新机遇,也促使人类对科技带来的挑战进行反思。很多人都在关心:文学创作、文艺评论、音乐美术等是否会被AI替代?对文学、艺术而言,AI空间是新的思路、灵感还是冲击?当文学、艺术进入AI时代,可能会迎来哪些改变?面对AI的无穷生发,我们如何高扬起属于人类的创造?等等。然后,讲述了一些名家如莫言、刘慈欣对AI时代的看法,列举了宫梓铭、赵文瑞、李天翼三位17岁左右的高二少年在繁重的学习备考之余,借助翻译软件,创作了《将逝之诗》诗集,由莫言亲自题写书名;等等。
这样的“新鲜”事物,我将其转发出来就是想让爱好写作的人们了解一下新时代的写作变化,同时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些相应的思考。自然,对于这样的事情,有些人敏感,有些人不以为然,也有些人感觉“什么人工智能”,不过是工程师的编程而已,永远也不会影响我们的创作。
年轻人盘女士看到这篇介绍后,在后面发言道:最近在学习中了解这个,作家不仅不会消失,更显特色。但是我说的是真正的有实力有特色的作家,不是名誉作家,贴名的。
我看后回复道:美女很有见地!
中午,她把《襄阳日报》公众号刊发的《机器人PK真人,来自襄阳人的高考同题作文赢了吗》报道发我观看。里面介绍了人工智能对襄阳这次的考题作文进行写作,言说只“用了5妙钟”就完成了两篇同题作文,而且写的“语文老师打分不低”。与此同时,又邀请了襄阳高中的师生、襄阳毕业的清华北大学生和一些省作协会员,一同进行了同题作文写作,其中还选刊了三篇作品,让读者从中体验智能人与人工写作的区别。从写作的内容上看,谈说各有千秋,风格各不相同;因为是选编的篇章,写作的都很不错。但就时间一面而言,人工写作是远远不如机器人写作所达到的超短时间。不可否认,这样的宣传报道,是在为AI时代的到来造声势,同时也是对正在开展写作的朋友们提出的一种“挑战”提醒。
在此之前,我写过一篇《未来的我们还需要写作吗?》的谈说文章,过后发给詹华如先生观看,他看后进行了诗意性的个人看法回复。詹先生以自己的写作经验与人生阅历认知,对智能写作持一种不太认可的态度,自然也不相信未来的作家会“消失”。过后,我把我俩的谈说篇章收入到我们合作的《和畅集》一书中,相信看到的朋友们会各有自己的看法。
今天,看到盘女士再次谈起这个话题,我就在AI软件上又一次进行了尝试。上次的谈说只是从诗的写作角度尝试的,这次则是从散文写作的角度开展的。我将早晨出门散步见到的街头市场情景,进行了这样的词语输入:清晨,街头,菜贩果贩聚集,菜果品种多样,色彩缤纷。早起的买菜人,一处处观看,选择而购,然后称秤付款。太阳升起来,城市被红霞染成了金色。散步的人们来来去去,街头更加的热闹。——写一篇散文。
过后,也就几妙钟的样子,一篇带有心理灵性的谈说性散文就出来了,还拟有一个标题:
题目:清晨街头,生活的交响曲
每天的清晨,阳光如同温柔的使者,轻轻唤醒这座城市。晨曦的微光中,菜饭果贩占满空地,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菜果沐浴在阳光下,像是一颗颗闪耀的宝石。他们与早起的人们共同构筑了这座城市的热闹与繁华。
买菜人拎着篮子,穿梭在菜贩果摊之间,他们面带微笑,轻声询问着菜果的品质。卖果人熟练地将水果装袋,称秤,收银,一气呵成。此时的街头,弥漫着新鲜菜果的清香和人们对新的一天的期待。
太阳升起来,金色的阳光洒在这片土地上,给城市披上了一层美丽的霞光。散步的人们来来去去,街头变得更加热闹。买菜人满载而归,他们的笑容里透露出对生活的满足。
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清晨的街头仿佛是一首生活的交响曲。每一个角色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生活的酸甜苦辣。菜果摊贩们坚守着他们的阵地,为人们提供新鲜的食材;买菜人们则用他们的行动,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
当我们在这喧嚣的城市里忙碌的时候,是否还记得那些简单的快乐?那些曾经陪伴我们度过清晨的日子,那些温暖的阳光和新鲜的菜果香,是否还能引起我们心中的共鸣?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或许需要放慢脚步,去感受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因为,生活的美好并非只在于追求,更在于珍惜。当我们学会去欣赏那些平凡的快乐时,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去感受清晨街头的那份宁静与热闹,去品味那些新鲜的菜果香,去寻找那些被我们遗忘的快乐时光。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幸福。
在这清晨的街头,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去追寻那份最真实的美好生活。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幸福,往往就隐藏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
当我们再次漫步在清晨的街头时,不妨放慢脚步,去感受那份独特的美好。让我们在这忙碌的生活中,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因为在这清晨的街头,每一份新鲜菜果的香气,每一个温暖的微笑,都在诉说着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这样的书写,我们不能说很完美,就代表了我们的观察、思考、想象与写作,但里面呈现出来的具有人之心理呈现的思考之语,有些可能让一些写作人还不具备。从这一点来说,还需要我们对AI的未来持否定态度吗?
诚然,AI写作并不完善,与真正作家们的创作相比,可以说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比如灵活性的写作、游记性的写作、心理性的写作、特写场景性的写作等等,都还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与意愿。特别是人们在行走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以及眼前所展现的具体风景,智能人没有这些具体的“观瞻”与思维,自然不能写出我们心中所具有的那种景物,也就不能呈现出具体的特定环境里的特色性展示。比如我们说浕水、浕水公园、中兴公园、沙河、东关码头、枣阳古城墙、枣阳护城河、顺城公园等等具象的地方性的散记篇章,如果让AI前来写作,那是远远不如人工亲历后的写作到位,自然也写不出这些具体方位及其历史渊源呈现的一面。
说白了,AI创作或称为写作,目前所能呈现的还多是那些带有“普遍”性的事物,如我上面讲述的清晨街头摊贩的写作,还如我们在考试中呈现的大众话题写作,以及公式性的宣传报道、公文、故事提纲等等,AI的智能呈现会比我们来的快,自然有些地方还会比人工写作的具体而周祥一些。
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AI写作是时代下的新鲜事物,是未来写作进程的大趋势,是有些人不愿承认但又是不可阻挡的时代呈现。故我们对于AI写作不能否认。我们不能在事实面前否认它的存在,更不能说它写作出来的篇章有些还不能与人工写作的灵活性相比,就说它没有可观性与价值性。
现在的我们,面对AI时代的到来,那就是既承认它,又不被它的出现而恐惧,更不必因为AI的呈现以及快速写作让我们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恼怒万分。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美好是一定的,未来的AI写作时代也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