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年记

(2021-02-05 14:17:25)
标签:

莲叶随笔。原创。

分类: 随笔

小年记

 

晨起,下了半夜的雨还在不紧不慢地下。并不在意,雨下雨的。我摘菜、煮米,把昨日还剩下的一些饺子皮重新包了煮给安安吃。

“你怎么吃饺子就吃不伤?”芷涵笑,“我吃一餐两餐还行,要我连着吃,受不了。”

“人家就喜欢嘛。”安安边说边看着姐姐咪咪笑。

 

妈妈调了满满一大钵馅,弟弟买的五斤饺子皮竟然没包完。妈妈手臂疼,我过去帮她包。她说,我还想我包这么慢,包不完准备明天再包。

 

临近中午的时候,天明朗了许多,淡淡的日影照在地上,新生的婆婆纳、地米菜、藜蒿都有了春天的光泽。

爸爸把靠边的两垄红菜薹用镰刀割了放在地上,我问怎么割这么早?妈妈说又没人卖,吃也吃不完,总长着扯地里的肥,割了让地歇着,过年了得下春上的种子了。

“弄不好我明年来种一点棉花了来弹几床好被絮。”

 

菜薹旁边的大蒜长得太好了。大拇指粗的蒜梗,大拇指粗的叶片,肥嫩嫩的,炒腊肉吃正香。

“听人说大蒜越粗越不好卖。不好卖就不好卖,我也没空去卖,这好的大蒜翻过年来就能出蒜薹了,蒜薹价好,从来都不愁卖的。”

 

妈妈说这些是笃定的。在土地面前,在菜蔬面前,她如一名镇定自若的将军,睿智、果敢。

 

   腊月二十四了。眼看着一年上了头,心里却总以为一年很长的。再想想,其实不过须臾之间的。

 

   写字,家务,带学生,偶尔看书。是的,是偶尔看书。比起那些一年给自己规定看多少本书的人,我偶尔的翻翻真不值一提。

   看书的时候多半也在写。我写的这些字很多来自于某段文字或是某本书的启发,又或者是在听的过程中产生了诉说的欲望。

 

   说到听,真得感谢喜马拉雅。自从找到这个有声平台,我感觉自己找到了亲人,找到了朋友。我很多的时间都是它在陪伴我。今年听得比较多的依然是有关《红楼梦》的种种。近期陪伴我的是叶广芩的小说。去年我找到的是严歌芩。

 

书法练得少了。嗯,不是少,是基本没写了。其实我很喜欢书写时安静的自己,只是疼痛让我不得不放弃。想想,还年轻,还有那么长的日子,先把身体调理好。

 

喜欢看安安练习书法和看芷涵画画。

芷涵的画我并不太懂。我只是喜欢她画笔下那些人物的眼睛里透出来的光。我也喜欢她画里勾勒的发丝纤毫毕现。她有时也画水粉,前日上楼,远远地看见她画架上的那桢画,跃动的那蓝,那绿,那一漾一漾的光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睛。

安安是秀气的小姑娘,可她从小临颜真卿,临魏碑,于是一笔一划有了端然,有了气度。最近这两年她临王羲之与米芾,于是,她的字在挥洒之间就有了行云流水的从容。老师说,在写的时候可以加点什么进去。加什么呢?加人生起伏时的那种跌宕吗?

 

有些东西大约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

 

下午的时光属于我自己。敲字,发呆,偶尔打开手机听听喜欢的曲子。当然,在这之前我已把电饭煲里的米淘好,蔬菜也已洗净放好。四点下楼,煮饭炒菜。不过是家常菜。

早上做饭时看见妈妈在门口的案板上切菜,问她弄什么菜,妈妈说腊月二十四了,蒸点香肠吃。

“过小年啦……”

她把“啦”字拖得很长,有点忽而盛开的味道。

我也蒸香肠,过小年。

 

此时,阳光照见屋子,白亮亮的,真好。

2021-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