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记
(2021-02-05 14:17:25)
标签:
莲叶随笔。原创。 |
分类: 随笔 |
小年记
晨起,下了半夜的雨还在不紧不慢地下。并不在意,雨下雨的。我摘菜、煮米,把昨日还剩下的一些饺子皮重新包了煮给安安吃。
“你怎么吃饺子就吃不伤?”芷涵笑,“我吃一餐两餐还行,要我连着吃,受不了。”
“人家就喜欢嘛。”安安边说边看着姐姐咪咪笑。
妈妈调了满满一大钵馅,弟弟买的五斤饺子皮竟然没包完。妈妈手臂疼,我过去帮她包。她说,我还想我包这么慢,包不完准备明天再包。
临近中午的时候,天明朗了许多,淡淡的日影照在地上,新生的婆婆纳、地米菜、藜蒿都有了春天的光泽。
爸爸把靠边的两垄红菜薹用镰刀割了放在地上,我问怎么割这么早?妈妈说又没人卖,吃也吃不完,总长着扯地里的肥,割了让地歇着,过年了得下春上的种子了。
“弄不好我明年来种一点棉花了来弹几床好被絮。”
菜薹旁边的大蒜长得太好了。大拇指粗的蒜梗,大拇指粗的叶片,肥嫩嫩的,炒腊肉吃正香。
“听人说大蒜越粗越不好卖。不好卖就不好卖,我也没空去卖,这好的大蒜翻过年来就能出蒜薹了,蒜薹价好,从来都不愁卖的。”
妈妈说这些是笃定的。在土地面前,在菜蔬面前,她如一名镇定自若的将军,睿智、果敢。
书法练得少了。嗯,不是少,是基本没写了。其实我很喜欢书写时安静的自己,只是疼痛让我不得不放弃。想想,还年轻,还有那么长的日子,先把身体调理好。
喜欢看安安练习书法和看芷涵画画。
芷涵的画我并不太懂。我只是喜欢她画笔下那些人物的眼睛里透出来的光。我也喜欢她画里勾勒的发丝纤毫毕现。她有时也画水粉,前日上楼,远远地看见她画架上的那桢画,跃动的那蓝,那绿,那一漾一漾的光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睛。
安安是秀气的小姑娘,可她从小临颜真卿,临魏碑,于是一笔一划有了端然,有了气度。最近这两年她临王羲之与米芾,于是,她的字在挥洒之间就有了行云流水的从容。老师说,在写的时候可以加点什么进去。加什么呢?加人生起伏时的那种跌宕吗?
有些东西大约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
下午的时光属于我自己。敲字,发呆,偶尔打开手机听听喜欢的曲子。当然,在这之前我已把电饭煲里的米淘好,蔬菜也已洗净放好。四点下楼,煮饭炒菜。不过是家常菜。
早上做饭时看见妈妈在门口的案板上切菜,问她弄什么菜,妈妈说腊月二十四了,蒸点香肠吃。
“过小年啦……”
她把“啦”字拖得很长,有点忽而盛开的味道。
我也蒸香肠,过小年。
此时,阳光照见屋子,白亮亮的,真好。
2021-2-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