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莲叶随笔。原创。 |
分类: 随笔 |
春日,散记
“春事浪漫到难管难收。”这真是不需要想,就会跳出来的句子。
门口的桃花已经盛开,种种不可言说的美,让三月显得愈发的好。
洗了芷涵与安安的羽绒服,又洗铺在床上的绒毯。羽绒服贼贵,我从来都是手洗。绒毯太厚,我洗不动,留到最后去请他。
一开门就听妈妈在和爸爸说她大早上卖菜的钱掉了五十块。她说也不知道是五十块当成一块钱找出去了,还是卖菜的时候钱在口袋里拉进拉出掉地上了。总之是不见了。我立在门口好一会没有说话。说什么呢?昨辛苦了半天,早上又起大早。末了,我安慰一句“折财免灾。”
把新近的一些诗给“传诗者”的喻老师看。他留言:认真读过。你的诗,越来越在“有”和“无”之间了。看似简单生活描述,但更有些意味。我说不清这意味是啥,有点禅意的意思,又似乎还没到那个境地。这应该与你平和地生活在那片土地有关,但你更像生活在那片土地的半空中,在看见,在聆听,在思考……更准确地说是在感受。是的,你感受到了,但还没有结论。所以,你诗里的“有”,是你感受到的,你诗里的“无”,是你尚未做出结论的。这种“无”逐渐出现在你的诗里,其实是你的进步吧。最近一年,我在读古诗,对现代诗的态度更加虚无了。古诗里,有一些看似“有的无”和看似“无的有”,让诗词变得更有意思。
我读了,眼泪一下子冒了出来。
写作的过程,能得到你内心认可的老师的用心读过,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记得去年写《我看见了你的静默》,那天写完就发给了喻老师,他说,很好,很有画面感,这个画面像一幅厚重的油画。又说,这种场景,在古诗词里常看见。这首好在不仅仅是场景。还有很多场景外的思考。
我看见了你的静默
文、莲叶
在菜地里缓缓犁田的父亲
有着自己的静默
立冬就要到了
他养的那只麻猫时常卧在草堆上
看天上的云朵
显然,那些云朵,不属于它
也不属于他。它们
每一朵都是漂浮的孤岛
每一朵都是古老、隐秘
几近于无的星辰
而屋旁的老柳,固守在从前的位置
似乎在顺从自我
老柳,那棵老柳在去年冬天被伐了。村里进行什么改造,把老树全砍伐了。昨天我看着那裸露着树纹的土黄色树兜,总感觉有什么在心里潜伏着。
是什么呢?我说不清楚。
安安同学的妈妈微信我,问安安的英语作业会做吗?我问安安会做吗?安安说,会呀。同学妈妈又问了一些,我转头问安安,后来,我干脆要安安自己说。安安说,不会的先放着,再听老师讲课,把老师的课多听,把笔记做好。
她给我看她的笔记,很好,很美。这让我想起坐我后面的男生,笔记做的非常漂亮,老师把他的笔记给全班同学传阅。
那时太穷,那个男生在中考时退学。因为没钱交学费。班主任老师看他成绩好,让他读完了初中,然而,在中考前夕,他还是放弃了。
后来,我听同学说,他种菜了弄到沙市那边卖,还养殖鳝鱼什么的,供妹妹读书,三年后还靠自己的努力建起了新房。
想起自己,也止步于初中毕业。高中,成了一个梦。
我现在能做的,是尽我们的能力,给她们最好的教育。
读书太重要了。太重要!
我没法写出我命里没有的东西。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这就是命吧。记得监利的许老师说莲叶就写那么点地方,居然可以天天写。
生活每天都是新的。
我的文字,肯定有许多重复,比如那些植物,比如我的父母,比如我的女儿我写不出高大上,也写不出复杂。
我用的我心感受我眼中的世界。
我尽我所能真实地呈现。
我的世界是简单,是善良,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是顶着风吹雨打的爱人和爱人的弟兄姊妹,是顺从于命运的我们。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飞廉有语:我们每个人身上都站着一个杜甫。
不知道书店开门没有?想买的一些书也没有买。什么时候可以想买什么书就买什么书?
银杏树发出了叶子。油菜花渐渐结荚。
听见卖辣椒秧子、洋葱秧子、球白秧子的叫声。
清晨是被鸟鸣叫醒的。
开窗,那顶着红叶(其实是由红转绿的新叶)的桂树,它就那么生机勃勃、安静且坚定地与我相对。桂树长在水沟边。可惜了那沟水,被豆腐作坊染黑了,成了臭水沟。
从前的河水清澈,明丽。
去年冬天,有人过来与妈妈说,要我们担待些。
他说,谋生不易。
看日历,显示3月20日春分。嗯,还有两天。
境外病毒肆虐,概莫能外。
临王羲之的《乐毅论》。临帖让我心静。敲字让我心静。
记得儿时,满村满坡地找野蔷薇的嫩茎嚼了吃。
读胡兰成的《蝉是一枝花》第六则“云门十五日”,云门垂语云“十五日以前不问汝,十五日以后道将一句来。自代云:日日是好日。”
《蝉是一枝花》读过就忘,忘了又读。“日日是好日”,是里面最喜爱的句子。
哦,忽想起有人说我读胡兰成与周作人的文字,人生观一定有问题。不免问自己:人生观有问题吗?又想起隔壁小妹说我三观正确。
一笑。
婆婆送来一把蒜薹,一把野芹,他切腊肉,煮香肠,我说,太奢侈。
接连晴日,那怀了花苞的栀子花树在阳光下绿得一塌糊涂。
一直在写,要说没有期待那是假话,然,普遍的结局都是平庸。
且平庸吧!
2020-3-1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