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一

(2019-08-11 22:29:54)
标签:

莲叶随笔。原创。

分类: 随笔

在乡村诊所等侄子输液的空隙,翻看随身带着的《知堂回想录》。

《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先生的随笔。许是对鲁迅先生有一份亲切感,于是每每看到他笔下有关先生的文字都会读得格外仔细些。

在《复辟前后一》里面,二先生(周作人)写当时“风声很紧,正是所谓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我却个人先自遇见了一件灾难,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我说不大,因为这只是一场麻疹,凡是小孩子都要出一遍的,只要不转成肺炎,是并无什么危险的。但这里我又说是不小,则因我终究不是小孩了,已经是三十以上的成人,生这种病是颇有危险,因为发热很高,颇有猩红热的嫌疑……”后面二先生写到“鲁迅也似乎有点而张皇了,决定请德国医生来看……”

想来二先生与大先生那时还没有交恶。二先生去北京,后来在北京谋职,都有大先生的帮忙。从《知堂回想录》里,我得知他们弟兄在日本也是住在一起,相互扶持,然后翻译文字,获取报酬,以度岁月。

在《复辟前后一》里,二先生写大先生的《彷徨》里边有一篇题名“弟兄”的小说,是一九二五年所作,就写了他生病的这件事,并指出“特别是结末的地方写:他旋转身子去,对着书桌,只见蒙着一层尘,再转脸去看纸窗,挂着的日历上,写着两个漆黑的隶书:廿七。”

读二先生的文字,仿佛看见他们弟兄在北京的日子,其中《补树书屋的生活》,里面写到他来到北京,大先生让出了南偏一室,自己移到北头那一间里去了,又写槐树绿荫满院,大先生的房间里是窗帘也不做,说是不热,白天也不住房里。我觉得最有趣的是他写猫,查一九一八年的旧日记,里面有三四处记着:夜为猫所扰,不能安睡。然后说拿着一枝竹竿,他搬了小茶几,在后檐下放好,大先生便上去用竹竿痛打,把它们打散。我不觉想到大先生写他打猫的文字,同一个场景在俩弟兄的记忆里,并都记了下来,这在文坛上也是一道风景。

应该说周家三兄弟都是好样的。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叹!

我是今年开始阅读二先生的随笔,大先生的文字其实读得并不太多,但因为从小就读,零零散散加在一起大约也是多的。于是在二先生的随笔里,每每看见他们重合的记忆,不免在心里一笑。

不知我的弟弟会不会拥有和我一样的记忆?那些共同的岁月,是我心里不可替代的温暖。

《知堂回想录》里,给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有《往来的路》,他往来的路是他每天去北京大学上班的路。他写往北京大学,经常往来有东西两条路线。其一是由菜市口往东,走骡马市到虎坊桥北段,进五道庙经由观音寺街,出至前门,再经由南池子北池子走到北头,便是景山前街了。其二是一直往北进宣武门,由教育部街东折经绒线胡同和六部口,走出西长安街,再前进时是天安门广场,过去便是南池子,以后的路和前边的一样,但不到天安门也可北进南长街北长街,这一条直街是和南池子并行,北头直通北海的三座门大街,往东去经过景山前街。这里是故宫的后门神武门所在,宣统退位之后还保留皇帝称号,他便在这里设立小朝廷,依旧每天上朝,不过悉由后门出入罢了,他前往学校经过这里,常见红顶花翎的官员,坐了马车进宫,也有徒步走着的,这事在复辟败后尚未停止,又写还看见驴子拉车送水,车上盖着黄布,每天往玉泉山取水,供给“御用”,然后说不久就停止,因为清宫里随后安装了自来水。

我仔细读这节文字好几遍,心里想着宣统的“小朝廷”,去“上朝”头戴花翎的清朝遗老,而后,我想到我们装自来水不过十多年,而那个“小朝廷”却是在百年前就安装上了。这颓败与新兴,该怎么说呢?

记得第一次读《红楼梦》,看见曹公铺排的大观园的奢华,心里也是感叹的。如我等小老百姓,即使生活在几百年后的今天,那样的排场也只能在电视里见识的。

二先生在这篇文字里,录下来他在一九一九年十三日曾经做的一首诗,题目是“扫雪的人”,是在天安门前车上所作。

“阴沉沉的天气,

香粉一样的白雪,下的漫天遍地。

天安门外,白茫茫的马路上,

全没有马车的踪迹,

只有两个雪人在那里扫雪。

一面尽扫,一面尽下,

扫尽了东边,又下满了西边,

扫开了高地,又填平了坳地。

粗麻布的外套上积了一层雪,

他们两人还只是扫个不歇。

雪愈下愈大了,

上下左右都是香粉一般的白雪。

在这中间,好像白浪中漂着两个蚂蚁。

他们两人还只是扫个不歇。

祝福你扫雪的人!”

我为二先生文字里透露出的悲悯情怀而对他多了一份崇敬。

我经常想,我为什么喜欢读他的随笔?我为什么喜欢写随笔?大约就是因为他的随笔里有他至情至性的一面。我通过他的文字,可以看见百年前的中国,百年前的百姓。我记随笔,是因为我想记录自己真实的生活,也许多年以后,我的孩子会通过我的文字看见她们的妈妈年轻时的样子。

2019-8-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立秋日
后一篇:不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