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叶随笔:原原本本(端午)
(2017-05-28 20:48:57)
端午渐近。
妈妈的粽叶大约已经打在家里了吧?她说过的,等我们端午节回家吃粽子。
妈妈包的粽子是三角形,青青的,浸在装满了清水的大锅里。爸爸用木炭引燃蜂窝煤,放进白皮的铁炉子里,等它细火慢熬那一大锅粽子。时间一点点过去,粽子的香味也一点点出来。煮好后的粽子,粽叶会变成竹黄色,与起初的那种青涩比起来,这时的粽子带着一股子圆润的气息。
我喜欢吃清水白米粽,等它放凉了,解开粽线,一层层剥开粽叶,晶莹剔透的糯米粽非常诱人。我通常用一根筷子穿了粽子,从顶尖尖开始咬一口,呀,粽子缺了一角,再看一会儿,觉得这样好看的粽子不吃才好,可留着不吃做什么呢?把它包得这样好看就是让人吃的呀。
有记忆以来,端午是必定会在门楣上插艾叶的。蒲草有时可能寻不到可以没有,艾叶是一定要有的。正屋的门楣上插艾叶,门框旁立艾叶,窗户放艾叶……我是喜欢做这些事的,捧着一大蓬艾叶,捧着一大蓬的香到处分发,感觉自己也是香的了。
小时候,端午这天妈妈会用艾叶烧一大锅水要我们洗澡,洗澡之前她舀一碗,让我们喝,说是去毒,艾叶水有些苦,小孩子并不爱喝,妈妈就放糖,放糖了要我们喝,这时的艾叶水氤氲着一股子药香,一股子甜香,弟弟还是不愿意喝,爸爸捏了他的鼻子,要他一气喝一口。现在在这里敲打这些字想着幼年的弟弟皱眉的额头,心里不免又笑了的。
妈妈那时就卖菜补贴家用。她总是在过节的前一天收拾好新鲜的菜蔬,等节气的这天天不亮就上街卖菜。端午时节有新鲜的黄瓜、茄子、辣椒、苋菜……满满的两篓子菜蔬驮在自行车后架上,通常她去的时候我们还在睡梦中,等我们中午放学回家,桌子上会放着她买回来的豆腐、油条、皮蛋、盐蛋什么的。盐蛋有时也自己腌制,妈妈会算好时候,在端午前很久就开始腌,要不然迟了,端午这天会吃不到蛋心流油的红心盐蛋。
那时经济条件不太好,妈妈一般会留一块腊肉或是一只猪蹄等到端午这天吃。其实,腊肉放到端午这样久了会有一种腊肉气,妈妈叫它“哈拉气”。妈妈是细致的人,她把肉煮了再煮,再放香料慢火熬,再捞出来凉着,等吃的时候加蒜、姜、醋什么的拌了吃,或是炒新鲜的辣椒吃,开胃得很。
端午节还有桃子吃。桃子是外婆树上的桃子,酸酸甜甜的,摘了用葫芦瓢装着,那桃子还是绿色转白的那种,只顶上一点点红,那么好看。
端午栀子花开,在辫子上插两朵,白白的,是亮起来的夏天。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