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微品汇:莲叶短诗(四)(6首)
(2016-03-23 15:14:34)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 |
微品:吕本怀
后院,鱼腥草顶开碎石
风把鱼腥草吹红了,又吹绿了
时候到了
母亲在菜地种豇豆、茄子、黄瓜
父亲刨地,拈草
忽远忽近的鸟鸣太明亮了
昨晚,奶奶托梦
说她坟头上的南瓜发芽了
今日月初,可记取的片段不多
——而春在归
新的一月,太阳照着母亲的小菜园
你看,风在吹
明亮的事物,是新绿之下
——一切会重新开始
微品:风在吹,这风吹得舒缓,吹得从容,吹得时间过去不知不觉,更吹得物是人非、物非人是。其描摹细小甚至琐碎,体现出诗人观察的仔细与独特,“后院,鱼腥草顶开碎石|风把鱼腥草吹红了,又吹绿了”,“昨晚,奶奶托梦|说她坟头上的南瓜发芽了。”假如不是身处乡村,是很难写出这样的诗句的。
父亲在房子旁的树下坐着
刚才的雨,想必是去了别处
他捡过一根树枝,刮鞋底的泥
微风细密
父亲轻轻吸一下鼻子,又抬眼
看远处的田野
稻子熟了
沉默良久,他说
刚才在地里,吹过的风,都甜
微品:“他捡过一根树枝,刮鞋底的泥”,显然父亲才从外面归来;“刚才在地里,吹过的风,都甜”,这样的话,只有一个老农民才能说出。
我眼前的这排水杉
它的枝叶已藏不住鸟鸣和我的倒影
你知道的,它的每一片叶子,都叫秋
树下,狗尾草密密的挤在一起
我偶尔微笑
看不一样的色彩错落得恰到好处
晚风里,我不动
我也不发出任何声响
隔着风中不断晃动的影子
几片叶子从树梢打着旋儿慢慢飘落
多像我们着急的一生,一直在缓缓挣扎
微品:先是水杉,“它的枝叶已藏不住鸟鸣和我的倒影”,暗示此刻水杉的枝叶已很稀疏,而“你知道的,它的每一片叶子,都叫秋”简直是神来之笔;后是狗尾草,它们“密密的挤在一起”,颜色一定也开始微黄了吧?最后是“我”与“我们”,从“几片叶子从树梢打着旋儿慢慢飘落”中,感受到它们“多像我们着急的一生,一直在缓缓挣扎”。一般而言,挣扎总是会给人一份急迫与逼仄,而莲叶笔下的挣扎却更多一份顺其自然的恬静。
不开灯。白月光里
那洗好挂在晾衣绳上的衣服的影子
在墙面上缓缓移动
今夜,在老家,淡白的月光照着我们的枕头
妈妈的声音很轻,很轻
我们淡淡说话
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我爱,我想说,我爱这一天一天
如此陈旧,如此新鲜
微品:一个个平凡的日子,一个个寻常的情境,“如此陈旧,如此新鲜”,只有善于享受平庸、热爱真实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感觉吧。更重要的是,这首短诗里满满的都是亲情,“今夜,在老家,淡白的月光照着我们的枕头|妈妈的声音很轻,很轻|我们淡淡说话。”此情此景,好不温馨。记住,什么时候,亲情都是我们最后的港湾。
二月,加靛蓝
才放得下阳光的美
大地,静静地种绿,种暖
轻声地说话
春色无边
几个跳房子的小女孩
有花一样的影子
被清风描述
我经过她们时,悄然停下
她们跳起,落下;落下,跳起
仿佛遗忘又拾起的梦
在我面前轻轻闪亮
我突然觉得
这些小女孩就要飞起来
而我,离自己这样近
和春天这样亲
微品:读这首诗,很喜欢两点。一是拟人手法的运用,“大地,静静地种绿,种暖|轻声地说话”,“几个跳房子的小女孩|有花一样的影子|被清风描述”,大地、清风,都被拟人化大为小,化无情为有情,让描摹变得极具诗性。二是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亲近”感,这几个小女孩与诗人中间或许并无血缘关联,然在她的笔下,却仿佛自己的孩子一般,“我经过她们时,悄然停下|她们跳起,落下;落下,跳起”,“我突然觉得|这些小女孩就要飞起来”,假如没有发自内心的喜欢,诗人很难将孩子们的动作与神态描摹得如此具体而细腻。
薄薄的日子。上升。下降
不停行走。在春天的夜晚
我想遇见,年轻的,美丽的,水汪汪的我
------最好,我二十岁
坐在你自行车的前杠,感受到你温柔的气息
还有,我想去看桃花
牵着你的手,穿一件白色的上衣
阳光从我们中间穿过
花瓣一会儿落在肩头,一会儿落在脚面
你指着叶子笑着说:“看,它们都在等着长大!”
微品:这首诗中的情境,应该是当年诗人爱情的再现吧,爱情如此美好,憧憬如此甜蜜,叙述如此生动,看了这首诗,觉得自己也仿佛回到了那初恋时分。然而这美好的一切却在“忽然,老了”的标题之下,二者形成强烈反差,因此而具有较大的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