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微品汇:莲叶短诗(三)

(2016-03-23 15:08:15)
标签:

转载

诗歌作者:莲叶
微品:吕本怀


 
冬天里
 
黄昏,我和母亲说着即将到来的雪
和叽叽喳喳占据屋檐下燕子窝的麻雀
灰色天幕下,父亲斫好的木柴
安安静静地码着
 
一切宛如平常。细雪飘起的时候
卖棉花糖的伯伯,挑着担子也回家了
快十二月了,北风呼啸
一大堆的日子,在院子里窃窃私语

微品:
短短八行,诗人选取了一系列细节,仿佛一幅错落有致的静物写生,着重凸显了冬天湖畔人家特有的静。第一段是雪前的情境,我与母亲说话,说雪与麻雀,然后出现“
父亲斫好的木柴|安安静静地码着”,做到了动静结合、点面切换,即使即将下雪,但农家所特有的平静并没有被打破,反而还更显得安静。第二段则是下雪之后的情境,“细雪飘起的时候|卖棉花糖的伯伯,挑着担子也回家了”,这是写实,有“风雪夜归人”之感觉,无论于伯父,还是家里人,他的归来肯定都有温暖感。“而北风呼啸|一大堆的日子,在院子里窃窃私语”是写虚,本来“北方呼啸”会让人感受到冰凉,但“一大堆的日子,在院子里窃窃私语”,却让这个细雪飘扬、北风呼啸的院子里有了温度。

莲叶的诗给我最大的感觉是平常与真实,她所选择的场景、细节、人物,她所表达的情感,都是属于普通人的,尤其是属于草根的,这样的情境在洞庭湖平原与江汉平原上,应该是随处可见的吧。 



 
妹妹风不停地吹

 

十月,橘子熟了

哦,亲爱,你看,树梢上停着的白云

慢慢地飘了过去

 

或许是风吧,有秋的消息穿过天空

现在,白鸽的翅膀,风吹皱的水面

不赞美,不讽刺

 

你倚在南窗。我赤着脚伸出双手

说到淤泥湖,想起我们曾在堤岸边浅笑,追逐

风不停地吹,那年的倒影还是十月的样子

 

哦,亲爱,就这样安静地相守吧

时间是新的

我们在一起喝茶,谈天,心无旁骛地生活

 

老房子沉默

我看见的蚂蚁,在寂静里爬过

 

麻猫卧在近处

妹妹,我不想你,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妹妹,我看见天空中的尘埃呀,在压低的暮色中

无法摆脱,这与生俱来的轻


微品:读这首诗,感受到了诗人对妹妹深切的怀念。这怀念里有对从前的回忆,也有此时此刻的想念。“
你倚在南窗。我赤着脚伸出双手|说到淤泥湖,想起我们曾在堤岸边浅笑,追逐|风不停地吹,那年的倒影还是十月的样子”,这样的情境应该过去很多年了,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异常清晰,“时间是新的|我们在一起喝茶,谈天,心无旁骛地生活”,这样一份愿望应该不算高,是可以实现的幸福,但从诗中看来似乎已经没有可能。明明非常非常想妹妹,诗人却说:“妹妹,我不想你,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这说法还有几分矛盾,既然不想,又何必要强调“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呢?在最后一段里,诗人似乎告诉了我答案,她的妹妹,或许在生命里有了某种变故,而这种变故所带来的痛让诗人一直以来都无法摆脱。莲叶继续她在营造画面上的优势,每一段都仿佛一幅小速写,且画面在从前、未来与现在之间不断切换,低徊着的是她对妹妹的爱怜与思念。假如将这首诗谱写成一首萨克斯曲,一定会让人觉得委婉、缠绵、苍凉。


 

 

秋光

 

河畔,草菩提子是比我更矮的植物

 

水蓼花开了

孩子低下身子,与一株花悄声交谈

此时,有阳光粘在她脸上

 

风吹过,水蓼花在摇

那些摇晃的影子

寂静无声,隐入一片秋光

 

我扭头张望:除了草菩提子、水蓼花

河畔那边,野雀子在飞

它们,闪光的羽翅,沿着天空攀援


微品:这是一幅真实而寂寥的河畔秋光图,
草菩提子,水蓼花,孩子,野雀子,它们共同成为这幅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诗人的视角逐渐由低而高,眼中的情境也逐渐由清冷而热闹,写出了秋天特有的安静,以及秋天天空的澄澈。诗人除了注意细节的选取,还特别注意炼字,比如“有阳光粘在她脸上”的“粘”,便将秋天阳光的温存感写出来了,而“闪光的羽翅,沿着天空攀援”中的“攀援”,一方面写出了天高云淡,另一方面也写出了野雀子逐渐逐渐消失的感觉,还暗示了野雀子不断上升时的坚韧。


 
慌张

 

晨起,对镜,梳妆。一根白发刺眼

拔掉它!

这样想的时候,我就低下了头

 

佛哦,四月春好

水杉树上的小小鸟还没飞走

蒲公英花也开在树下

 

佛哦,我也是万物中的一种呀

怎么,我的青春,像一滴水

在暗夜里慌张

 

微品:一根白发,便引起这多感喟,只因为白发与时令不协调所致。“
四月春好|水杉树上的小小鸟还没飞走|蒲公英花也开在树下”,而自己却在不经意间便有了刺眼的白发,她的第一个想法一定是“拔掉它”,然后才会想“怎么,我的青春,像一滴水|在暗夜里慌张”。伤春是中国古代诗歌的老话题,女人于这个话题更加敏感,相比男人,女人的青春似乎更短暂也更值得珍惜。“青春”本来只是个抽象概念,但莲叶却运用比喻赋予其形状,运用拟人赋予其神态,让“青春”这个概念变得生动、活泼、饱满,这应是这首诗最大的亮点。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