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浙”的变化

标签:
感悟创业趋势财经 |
http://s4/mw690/c0fc0a96gdd3041a84633&690
“我浙”是浙大人的自称,似乎是这几年开始慢慢流行起来的。我注意到在我们12楼里,有不少的浙大人,我们公司也有四位。当然我们12楼不是校友会,所以在这里咱们暂不叙旧情,12楼的兄弟姐妹众多,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我是想客观地通过我观察到的浙大的一点变化,来和大家讨论讨论社会变化的一些趋势。
以前不做投资,只觉得浙大是所有点名气的学校,对找工作有帮助;真正做投资之后,才发现浙大在浙江尤其是杭州创业圈里的影响,经常是跟企业家聊着聊着,突然发现原来彼此都是浙大校友(有土著的,也有MBA甚至EMBA),顿时又添几分亲密。大学对城市的影响,确实是不能小觑的。
在这几年里,我跟“我浙”的直接接触不算多,但在这有限的接触里,我还是看到了“我浙”身上发生的一些变化。
首先是IT系统的整合。我一直深信让各行各业发生深刻变革的,一定是IT。原来杂乱无章、各自为政的小IT系统,正在被一个一个地收编到统一的平台,查成绩单、申请学位、通知公告、电子邮件、课程管理等都在一个入口。集成化的IT系统是大势所趋,原来简单的个人网页似的呈现被称为IT是有点勉强的。IT是一种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一个网页。
然后是全校园的Wi-Fi覆盖。关于Wi-Fi我们之前讨论过几次,浙大目前已经实现了全校园的Wi-Fi覆盖,所以我之前也说,学校作为一个行业市场,对无线行业的发展也是有很大的意义的。或者应该说,Wi-Fi的覆盖本身也是整体IT解决方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国外,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有无线信号,已经是比较普遍了。在国内则要落后一些,浙大算是走的比较靠前了。
我们再来看“我浙”的最近一个动作,开始全面推行手机一卡通了。把手机的Sim卡换成Sim_Pass卡,与学生的身份信息绑定,就可以使用原来校园卡的几乎所有服务了,在食堂就餐、图书馆借书、学校超市购物等等,只要用手机就行了,原有的校园卡慢慢退出。
这也正反映出手机支付逐渐流行的一种趋势,这种更换Sim卡的方式,是不是可以称为“硬支付”,因为是靠换卡实现的;现在智能手机上的很多支付应用,是跟Sim卡无关的,比如手机支付宝,是不是可以称为“软支付”。当然这个划分是我杜撰的,欢迎拍砖。
“我浙”身上的变化,IT整合、无线覆盖和手机支付,可以看成是社会各行各业逐渐被IT的思维所革命的一个缩影。当然我看到的东西还远不成系统,只能说是一些火花,12楼的房客中有不少牛人,欢迎来鄙视我,顺便交流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