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013-04-23 15:14:04)
标签:

创业

感悟

投资

财经

 

http://s12/mw690/c0fc0a96gdb00cdf7dbdb&690

最近接触了很多企业,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聊着聊着话题都会转到传统企业和互联网的关系上去。

 

传统企业困惑于整个世界都要拥抱互联网的趋势,明明几年前已经开始用上了互联网,不仅在淘宝开了店,也在百度做了推广,怎么生意还是越来越难做?

 

互联网企业呢?好不容易做了几十万用户,怎么一会儿APP,一会儿又说微信才是未来互联网的入口?

 

水泥和鼠标都有各自的痛,就是不知道谁更痛一点。

 

前几天曾经聊到过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和互联网思维运作企业的话题。前者其实就是十年前就开始普及的“水泥 鼠标”的方式,对这种方式,我一直是不待见的。这种思路的出发点还是立足于他原有的企业,只是把互联网当做一种工具,试图用这种工具对原有的业态有所改良。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你率先尝试的确有很明显的效果,但当B2B的阿里巴巴都已经开始衰落的时候,再用这种三脚猫的手段效果可想而知。

 

这种思路很像是晚清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传统的纲常名教是根本,西方的坚船利炮是工具。这种方式虽然看上去很美,就像号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但是一碰上脱亚入欧的日本舰队,就只有全军覆没的命。

 

在我看来,凡是传统企业出身的人搞互联网最后都免不了这样的结局,除非你完全的授权。这样的例子够多的吧,报喜鸟的宝鸟、美邦、国美。当然还有苏宁,不管你叫云商还是地商,骨子里就是个开发商。

 

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做企业,说到底,就是要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来变革,从国王开始穿燕尾服,在制度上和思维方式上进行洗心革面。

 

在整个世界奔向互联网的趋势中,洋务派是没有前途的。另一种一天到晚谈论技术谈论流行趋势的互联网从业者,也没有前途,这种人,我们可以称他们是“假洋鬼子”,以为能熟练运用刀叉吃饭,头顶绅士帽手拿文明棍就可以指点江山改变世界。

 

这两种企业之所以没有前途,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他们从来没有把用户当做思维的起点。

 

第一类企业也并不是不关心用户,但是这种关心需要经过漫长生产链条和更加复杂的销售链条,九曲回环之后,所谓的关心要么已稀释,要么已变形。戴尔、ZARA这样的企业之所以被称为互联网化的企业,是建立在它们信息的极速转化能力和供应链的极速反应能力之上的,没有精细到像程序一样稳定精确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戴尔是做不到7天库存的。

 

第二类企业也号称是关心用户的,但它们更多的是把自己当成用户,用极客的方式来想象潜在用户,它们的毛病是不接地气。

 

真实世界的确有很多通用的需求,比如搜索,比如交友、比如通讯等。但是这些需求已经属于20年前的机会了,在真实世界全面拥抱互联网的今天,我们要寻找是窄缝市场的机会,是那些脏的苦的偏僻地方的互联网化的可能性,比如代驾、打车、K歌、保姆、月嫂、家政、婴童护理、洗脚、按摩等等这样的领域。我不知道这些行业的革新方式最后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出来,最后的方式可能不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但是肯定有人在尝试着,当它真正出现的时候,我们也不过说一声“原来如此!”,但变革已经发生了。

 

最近看了几家婴童护理的企业,这个行业大约是08年开始从原来的母婴生活馆分离出来的,短短几年,已经在全国星火燎原了,可以确定这是一个刚需的市场。但所有的业态都大同小异,门店 连锁,好一点的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高一点,更前瞻的已经开始打造人员培训和管理体系。但我总觉得未来能够在这个行业中脱颖而出的应该是另外一种全新面貌的企业,不管它最终是从用户管理的角度切入,还是从护理师的角度切入,或者产品角度切入,可以明确的是这个行业存在变革的机会,只是不知道最终会是谁?用什么样的方式?

 

我相信这样的机会在真实世界比比皆是,需要的是,创业者要有一颗互联网的心。

 

 

=========================

 

     本文内容来自微信公众账号:B12。微信IDB1-12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俄罗斯方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