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创业和投资的几个观点之“大材小用”

(2013-04-12 17:17:35)
标签:

创业

感悟

投资

  

http://s13/mw690/c0fc0a96gda25daa88bcc&690

    关于创业的事情,已经被大量的文章和书籍说到了汗牛充栋。

  

  我接触的书籍中,印象比较深的有《跨越鸿沟》、《创业必经的那些事》、《创新者的窘境》、《精益创业》、《四步创业法》和《创业三十六条军规》。

  

  因为从事中早期项目投资,总是希望在前人的经验上找到创业的难点和解决之道。虽然有不少规律性的东西值得借鉴,但创业必经是完全个人化的行径,很难有完全靠谱的方法。

 

  投资方面的书更多,但至今,好像还没有人在创投领域形成体系化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拿来参考的也就是格雷厄姆、巴菲特、芒格、林奇等。

  

  但其实创业和投资并不神圣也不神秘,很多智慧就藏在我们寻常的言语之中,只是在成功学盛行的今天,我们更愿意相信的是“铁掌水上漂”这样的盖世武功。

  

  今天要说的是创业过程中的“大材小用”。

  

  创业者普遍有一种倾向,尤其是在面对投资人的时候,喜欢往大里说事,动辄平台化、颠覆性,或者国外流行什么做什么,却不善于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条件,在微不足道的地方找到开始的方向。

  

  甘其食的童启华够高富帅了,却在一枚小小的包子里找到了创业的灵感。小本创业的包子铺之前多以夫妻店的形式存在,环境乱、店面差、赚钱少,谁都以为是个苦活,很少有履历鲜亮的创业者愿意下沉到这样的行业去做,所以,这样的类包子铺的行业对有准备的创业者来说反而变成了蓝海。

  

  陈伟新做快的打车、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卖猪肉,都是这样的道理。如果总结一下,这些道理的背后都有一个逻辑,那就是“大材小用”。

  

  当互联网、通信等技术手段日益通用化以后,将这些技术手段和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反而孕育了巨大的机会。之前的行业从业者往往因为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原因,就事论事,很少能在行业之外找到革新的方法,这给了在创业浪潮中浸淫多年,具备新思维和新方法的创业者提供巨大的机会,关键是是你愿不愿意和甘不甘于沉下身子,“将手弄脏”。

  

  “大材小用”的一个意思是要将切入点放得尽量低微,小处入手,用针扎破天。

  

  它的第二个意思是,不要就技术而技术,与手段和工具死磕,要善于将技术当做工具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拿互联网来说,它不仅是用来聊天交友买东西的,还可以用来提升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我们的信息化才刚刚完成了一半左右,互联网化要走的路长得很,这里面的机会也更多,但是一定得沉下去,再沉下去。

  

  “大材小用”的第三个意思是,要把原有的创业观念、技术手段上升为一种思维方式,先抽象,再具象,精益创业的理念、技术训练形成的逻辑能力以及互联网化的用户体验迭代开发等观念,如果能灵活应用于传统行业,就会形成很大的差异化优势。

 

 

  

 

=====

本文内容来自微信公众账号:B座12楼。微信ID:B1-12F

http://s16/mw690/c0fc0a96gda25de93a34f&690

关注投资、创业及与商业相关的新变化与新趋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