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H7N9禽流感与创投

(2013-04-11 15:34:49)
标签:

创业

投资

http://s12/mw690/c0fc0a96gda0c9745ad9b&690

这两天关于H7N9禽流感的事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好在没有迹象证明H7N9有人际传染的能力,希望大家不要过于恐慌,该干嘛还干嘛。

 

 

但不管怎么样,在经历非典和禽流感之后,每一个人都有理由感到恐慌。谁知道它会不会成为一场更加肆虐的灾变。面对不能饮用的水、难以呼吸的空气、比比皆是的地沟油、富含重金属的土地,有钱没钱,我们都是难民。

 

 

这个社会病了。

 

 

但这和创投有关系吗?

 

 

我的意见是,创投不仅和社会的病灶大有关联,还和改良这个社会的病灶大有关系。

 

 

一开始我的题目是《H7N9禽流感与投资》,后来觉得不对,投资和创投还真不是同一个意思。

 

 

投资和创投背后都是钱,它们都有逐利的本性,但前者更偏重于交易的结果,很多投资就是买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成交即了结;而后者,交易只是一个环节,过程更加重要,因此多了不少的社会属性。你没有办法在达成投资以后就拍屁股走人,你的投资标的必须在较长时间里接受社会的检视,因此,创投是一项更具有社会属性的投资,你不得不遵循这个社会通行的道德和伦理的约束。

 

 

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很多创投公司会在自己的价值观里面高扬“不投污染企业”、“不投游戏”这样的调子。

 

 

其实也并非做创投的人天然人格高尚、道德完善(我们这行中从来就不缺舍命逐利的勇夫),而是时间周期导致的社会属性让它不得不顾及社会的约束。是自私的本性反过来催促了这个行业从业者的道德完善。这也是亚当斯密在200年前就发现的市场经济的魔力——逐利者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必须通过利他而获利。

 

 

曾经有朋友介绍认识了一家做动物保健品的企业,两三千万的利润,七八倍的PE,在当时也算是不错的标的了。回头一研究,才发现所谓的动物保健品就是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这家以“阳光”为名号的企业之前还是瘦肉精的始作俑者。当然就二话不说,放弃。后来听说还是有机构投了进去。

 

 

这个例子比较极端。我想绝大多数的机构都会这样做的。

 

 

另外一个例子是一家网络营销公司。也算是某市创业成功的典范了。关于投资它的事情已经谈得七七八八了,这时候企业开始做一个员工拓展的活动,主题是“80后重走红军路”,听到这样的做派,顿觉呕吐,遂放弃。企业的创始人很是不解,只好以决策委员会通不过搪塞。还真没法告诉他一个80后的网络青年居然还在宣扬这样的东西,这样的励志方式在一个传统企业还说得过去,80后的他的管理武库中陈列的居然也是这样的货色,价值观实在不敢认同。后来上海的一家知名机构投了几千万。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当然,我私人的信条中还有不少看起来更不合时宜的坚持,比如坚决不投儿童早教。为人父母,深感早教之祸害,早教企业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明目张胆的流氓口号,将父母和孩子绑架在奋勇争先的战车上,简直是贻误一代人。很多机构投了早教企业,获利还不错。但我是厌恶的。

 

 

之所以说创投和社会病灶的改良大有关系,是因为只有解决社会痛点的企业才能有长足的发展潜力和高成长的可能。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当干净的水成为稀缺品的时候,谁能提供,谁就会被社会追捧;谁能解决地沟油的问题,谁就是社会的英雄;当良心成为稀缺品的时候,良心企业就显得尤为珍贵。

 

 

 

  =====

  本文内容来自微信公众账号:B座12楼。微信ID:B1-12F

http://s5/mw690/c0fc0a96gda0c9c788364&690

  关注投资、创业及与商业相关的新变化与新趋势,欢迎提问与加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