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今天|4月28日《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
J149《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
邮电部于1988年4月28日发行J149《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一套4枚。
4-1为“地质学家李四光”。
4-2为“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
4-3为“物理学家吴有训”。
4-4为“数学家华罗庚”。
版别 影写版。
齿孔度数 P11*11.5。
邮票规格 40mm*30mm。
整张枚数 50(5*10)。 [G]。
设计者 邹建军。
印制厂 北京邮票厂。
邮票资料:
《地质学家李四光》(4-1)
图案右下角的那个图形,即示意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时快时慢,才导致了地壳运动,这是地质力学的基本观点。而图案左上角的多字型构造图形、右上角的山字型构造图形和左下角的帚状旋扭构造图形,则属于扭动构造体系。邮票图案上的李四光形象,采用侧视角度造型,突出而生动地刻画了他那和蔼的微笑和神采奕奕的目光,既是一位普通慈样的老人,又具有卓越地质学家的风采气质。
《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4-2)
画面中,竺可桢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透过一副晶莹明亮的眼镜,严峻地凝视着前方,仿佛正在洞察大自然的风云变幻。背景上绘着部分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化曲线图,标明了竺可桢在物候学方面的突出贡献。
《物理学家吴有训》(4-3)
邮票左侧背景图画出X射线的入射光子与散射体内自由电子碰撞后成为改变前进方向的散射光子,而电子被碰撞后也从原位离去,形象地解释了康普顿效应的理论;右侧背景图是吴有训于1925年用各种较轻元素作散射体进行实验时,X射线散射后得到的一系列散射强度分布曲线,表明了康普顿散射与原子量大小有关,所得到波长改变、散射线束强度与散射角的关系,这便是“康普顿—吴有训”效应。设计者采用正面角度造型,突出刻画了人物凝视的双目和静思的神情,仿佛正在观察X射线的入射光与散射体内自由电子碰撞后的情景,捕捉住了物理学家吴有训沉醉于物理世界的神态。
《数学家华罗庚》(4-4)
背景左上角是华罗庚在《谈谈与蜂房结构有关的数学问题》一文中亲手绘制的蜂房结构立体图,解释对同样大的容积怎样使用才能最节省;背景左下角所绘图形为《统筹方法平话及其补充》一书中的插图1-25,解释一项工程(或一个规划)中各道工序间的相互关系;背景右上角绘有华罗庚的算式手稿,并叠印了《堆垒素数论》的英文名称;背景右下角所绘图形为《从杨辉三角谈起》一文中列举的堆垛术的第四个例子。设计者采用侧视角度造型,突出刻画了数学家华罗庚的精神风采:那满头的银发和额角上的皱纹,记录着他刻苦自学的经历;他微笑着,仿佛正在热情地推广他创造的统筹学和优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