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今天|4月15日《钟楼与清真寺》特种邮票
2003-6T《钟楼与清真寺》特种邮票
国家邮政局2003年4月15日发行2003-6T《钟楼与清真寺》特种邮票1套2枚。(与伊朗联合发行)
(2-1)T 西安钟楼 80分 890万枚
(2-2)T 伊斯法罕滇真寺 80分 850万枚
志号:2003-6
版别:影写
邮票规格:40×30毫米
齿孔度数:13×13.5度
整张枚数:版式一20(4×5)、版式二8枚(4套邮票,190×136mm,发行量56万版)
设计者:殷会利、甄明舒、希尔德(伊朗)
印制厂:北京邮票厂
邮票资料:
中国的西安和伊朗的伊斯法罕都是历史名城,城内的钟楼和清真寺均为古建筑杰出的代表作。
钟楼在中国古代是作为一个城市报时的中心,到元代之后则变为城市的一种公共建筑,对街景和城市的立体轮廓起到重要的作用。建筑模式主要是下为砖砌的墩台,上为木质结构的楼屋。建于1384年的西安钟楼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钟楼,是明代西安城内最高大的公共建筑,位于城市的中轴线干道交会处,下部是35.5米见方、高8.6米的方形城墩,墩台上方建方形重檐三滴水攒尖屋顶的二层木构钟楼,楼上悬钟。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徒做礼拜的场所。伊玛姆·伊斯法罕清真寺位于伊朗第二大城市伊斯法罕的市中心,建于1612年,建筑高54米,为穹形波斯风格建筑。
钟楼和清真寺是两种风格完全不同的建筑,而且比例前高后宽,因此设计采用高与横的票幅较好,但考虑到联合发行系列的统一性,设计者还是采用了统一的横票幅,这无疑给展示古建筑的全貌带来影响。从邮票图看,设计者取两种建筑的精华上层建筑为视点,通过椭圆形的边框加以突出,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底部建筑的比例失调,而且风格也显得统一,让人一目了然。
邮票上的椭圆外框色彩和互补色调的祥云,给人一种独具魅力的异域情调印象,既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厚重与雄壮,又表现出伊斯兰风格清真寺的神秘与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