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今天|4月13日《云冈石窟》特种邮票
2006-8《云冈石窟》特种邮票
国家邮政局2006年4月13日发行2006-8《云冈石窟》特种邮票1套4枚,小型张1枚。
(4-1)T 释迦牟尼佛(北魏) 80分 789.7万枚
(4-2)T 供养菩萨(北魏) 80分 789.7万枚
(4-3)T 供养菩萨(北魏) 80分 789.7万枚
(4-4)T 胁侍菩萨(北魏) 80分 789.7万枚
小型张 释迦牟尼佛(北魏) 6元 768.43万枚
志号:2006-8
邮票规格:30×40毫米
齿孔度数:13.5度
整张枚数:20(4×5)
整张规格:150×240毫米
小型张邮票规格:40×60毫米
小型张外形规格:80×120毫米
小型张齿孔度数:13度
版别:影写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设计者:姜伟杰
摄影者:张海雁、员新华
印制厂:北京邮票厂
背景资料:
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有一绵延1公里长、依山开凿的石窟群,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细、品味高雅,这就是被誉为“中国古代石雕艺术宝库”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由北魏时期著名高僧昙曜主持开凿。据记载,当时“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日新眺”。在我国著名石窟中云冈石窟以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在雕造技术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吸取和融合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造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精品,对后来隋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及乐舞雕刻,佛像最小的高2厘米,最大的竟高达17米;有风俗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的佛传故事浮雕,有结构繁复、典雅精致的装饰纹样等,生动活泼,琳琅满目。
璀璨的群星一样,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1961年,云冈石窟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