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今天|4月10日《户县农民画》特种邮票
T.3《户县农民画》特种邮票
邮电部于1974年4月10日发行T.3《户县农民画》特种邮票一套6枚。
设计者 吴建坤
印制厂 北京邮票厂
6-1 老书记 8分 1500万枚 30mm×40mm
50(10×5)P11.5×11 刘志德
6-2 高原打井 8分 1500万枚 27mm×60mm 35(7×5)P11李克民
6-3春锄8分1500万枚40mm×30mm
50(5×10)P11×11.5 李凤兰
6-4科学种田8分1500万枚40mm×30mm
50(5×10)P11×11.5马振龙
6-5林茂粮丰8分1500万枚60mm×27mm
35(5×7)P11周文德
6-6金山银海8分1500万枚40mm×30mm
50(5×10)P11×11.5李顺孝
邮票赏析:
该套邮票的票名《户县农民画》五个字,采用竖长形红色印章形式,置于每幅图案的一角,不仅对点明主题胜过一行说明文字,也为画面起到了点缀效果。
《老书记》(6-1)
画面中,老书记坐在岩石上,安全帽自然推在背后,卷着袖简和裤腿,膝盖上展开着一本马列著作,书中间夹着一支铅笔;他的嘴里叼着早烟锅,而划火柴的手却停留在空中,说明他阅读得聚精会神,不知不觉把抽烟的事暂时忘掉了;他身边堆放着凿石开山用的钢钎、铁锤和一副垫肩,还有一个装着几本书的绿书包,面前是用铁链捆好的一块巨石和一副木杠,表明老书记刚刚还在参加治山劳动,现在利用休息时间,认真看书学习。
《高原打井》(6-2)
画面中,户县人民为了改变高原缺水的面貌,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开始在高原打井。他们不怕水位深,岩石硬,像接力赛跑那样,一层层钻下去,终于打出了水,表现出了户县农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决心和力面采用绿色,象征着打井将会给高原农民带来希望和幸福。井口处“农业学大寨”的红色标语,点明了画面的时代背景。
《春锄》(6-3)
画面中,在绿油油的春苗地里,她们有的蹲着,有的半跪着,有的右手握锄,有的左手握锄,仔细地锄掉杂草;她们神情集中,仔细认真,像在织绣着美丽的图画。画面饰以一抹维红色的桃花,几只翩翩飞舞的雏燕,显得生机勒勃,春意盎然。
《科学种田》(6-4)
画面中,在一块高梁试验田的地头,仿佛是青年科学种田小组请来了有经验的老农,正在帮助分析高粱新品种出现的问题;从画面左下角放置的喷雾机和农药罐判断,可能是发现了什么病虫害的苗头,必须进行及时防治。画面上塑造的一代青年农民,有的手排书本,有的手排笔记本,而且草帽上放着书本,书包里也装着书本,表现出农民已经开始掌握科学,不断培育优良品种,能够有效地防治病虫害,保证农作物稳产高产。
《林茂粮丰》(6-5)
画面中,渠边道旁的树木,挺拔苗壮,形成一道道绿色的屏障;一望无际的麦田,金黄色的波浪滚滚,农民们正在田间进行察看,准备把握住收割的最好时机。田野里矗立着耸入云天的高压输电线铁塔,水渠边支放着自行车,说明只要林茂粮丰,必然会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图幅采用横长方形,创造出了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的深远意境。
《金山银海》(6-6)
画面中,一垛垛的玉米堆积如山,晾晒的棉花犹如雪浪翻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农民一起收获劳动的果实,共同享受着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