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今天|3月22日《石涛作品选》特种邮票
2009-6《石涛作品选》特种邮票
国家邮政局2009年3月22日发行2009-6《石涛作品选》特种邮票1套6枚。
邮票展现作品依次为:巢湖图、听泉图、对菊图、梅竹图、人马图、墨荷图
(6-1)T 巢湖图 0.8元 1019.95万枚
(6-2)T 听泉图 1.2元 1019.95万枚
(6-3)T 对菊图 1.2元 1019.95万枚
(6-4)T 梅竹图 1.2元 1019.95万枚
(6-5)T 人马图 1.2元 1019.95万枚
(6-6)T 墨荷图 1.2元 1019.95万枚
志号:2009-6
邮票规格:30×50mm(6-1、6-3、6-5)、25×50mm( 6-2、6-4、6-6 )
齿孔度数:12.5×13度( 6-1、6-3、6-5 )、13度( 6-2、6-4、6-6 )
整张枚数:12(6×2) {横6枚连印}
整张规格:189×130mm
版别:胶版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荧光喷码
设计者:王虎鸣
资料提供:天津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无锡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
印制厂:北京邮票厂
石涛,清初画家。与弘仁,髡残,朱耷三人并称为“清初四僧”。生于广西桂林,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为明室宗亲,靖江王朱赞十世孙。明末之后出家为僧,自号“苦瓜和尚”。别号颇多,有枝下叟,济山僧,石道人,靖江后人,清湘老人等,1796年大涤堂在扬州建成后,又号大涤子,晚年号瞎尊者,零丁老人等。
石涛身世坎坷。作为明室后裔,他在明灭亡时由侍官带出宫廷,出家为僧。成年后游方海内,寻访名师,结交名士。曾长期住在宣城,后移居南京。中年时恰逢康熙南巡,得以面见天子,五年之后又再次面圣,因这两次面圣,人生态度发生了转变。于是北上京城,周旋于权贵之间,翼有所得,然终不得志,怅然回到南方,在扬州建起大涤堂。晚年炉火纯青,成为震古烁今的一代大师。